English

“红心”蛋唤醒全行业

2006-12-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吕贤如 我有话说
“此次苏丹红事件让中国蛋品业蒙羞,给广大消费者造成了一定损失,尽管我们企业没有涉及苏丹红,但是我们建议以大会的名义向消费者真诚致歉;同时声明,涉及苏丹红的仅是中国蛋品企业中的极少数……”这是相关行业人士写给第七届中国蛋品科技大会的公开信。

专家强调,这里所谓的“红心”蛋不同于真正的红心蛋。真正的

红心蛋是安全而富有营养的。饲料中含有较高的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红曲色素等天然色素或者虫虾鱼蟹等,都会使蛋黄呈现红色或淡红色。

蛋心涉“红”令业内外愕然

11月12日,北京市场上一种产自河北的“红心”鸭蛋被曝光,并被暂停销售。这种宣称由白洋淀散养的鸭子吃了小鱼虾后生的“红心”鸭蛋,其实是被加了“红药”染红的,而当地人把这种蛋叫“药蛋”,从来不吃。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的检测结果显示,这种添加在鸭饲料里的所谓“红药”,其成分里含有偶氮染料苏丹红4号,这是三类致癌物,对人体可能有致癌风险。

消费者愕然:怎么鸭蛋也出了问题?

蛋品加工界同样愕然:“没想到,比较安全的禽蛋也被不法分子盯上了。”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马美湖说。“相对来说,带壳鲜蛋是比较安全的食品。禽蛋在母禽产道形成过程中,母体就已经部分过滤和阻止了某些有害物质进入蛋中;鲜蛋具有完整的外壳保护,相对于裸露的食品来说,大大地减少了被污染的可能。”

一位蛋品加工企业老板在第七届中国蛋品科技大会发言中气愤地说:“虽然我们产品没有涉及苏丹红,但这次事件对我们也造成了很大伤害,国内市场咸鸭蛋销量剩下不到二成,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我们的养鸭户经受了近一年的亏损,刚好转,又遭遇这种事件,老百姓还要承担多大损失。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对极少数害群之马严惩不贷。”

内销受阻却出口畅通

尽管国内“红心”鸭蛋事件引起轩然大波,然而,福清市一家企业的鸭蛋出口却依然风平浪静,一路畅通地走进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地市场,今年出口额可望突破500万美元。福建省福清市每年都有上千万美元的鸭蛋成功出口。

难道国外消费者不担心吗?福清又是如何让消费者放心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记者就此采访了福清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局长郑向东。

“市场主体是企业,把好质量关键靠他们。政府起到的是管理、督促的作用。”郑向东说。据介绍,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的监管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从源头上做到五个统一:蛋品原料统一来源于备案的鸭场,鸭场鸭苗来源于定点农户;疫苗统一来自国家认可的机构;饲料统一来自指定的饲料加工厂,并向检验检疫部门报备配方;用药统一来源、按规定服用;加工企业统一收购。――从源头上加强对疫病的监控,重点是禽流感、新城疫等国内外关心的疫病。每年分别在春秋疫病高发时节监控两次,对鸭场活鸭抽样抽血、取口腔粘膜化验。

――每年四季共四次对鸭场鸭蛋的农兽药残留、铅、砷等重金属残留进行监控。国内外关注的呋喃类、氯霉素等禁用药,恩诺沙星停药期的执行情况等是重点。

――每年至少四次对蛋品加工企业的产品进行抽查,抽查项目包括微生物、药品残留、重金属残留等十几项。

看来,监控的重点是源头。在政府、企业共同努力下,福清市保证鸭蛋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了作用,在保证消费者食品安全的同时,也维护了守法经营蛋品加工企业和广大鸭农、蛋农的利益。

亡羊补牢要从源头抓起

在为期两天、于今天闭幕的第七届中国蛋品科技大会上,如何积极吸取“红心”鸭蛋事件教训,构筑蛋品卫生质量控制体系,成了大会的主题。

针对“红心”鸭蛋事件,主办者宣布,将今年的“中国蛋品加工业二十强企业”和“中国蛋品十大知名品牌”的发布推迟到明年,表示了中国蛋品业重新奋起、重塑形象的决心。会上还发起了《蛋品行业共筑质量诚信宣言》大型签名活动,在业界倡导:提高道德意识;坚持诚实经商;严格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严把蛋品质量。

具体如何防止类似“红心”鸭蛋事件再次发生?

关键从源头抓起。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何新天说,建议蛋品加工企业从源头抓产品质量,建立产品追溯制度。农业生产部门要从饲料和饲养环节把好质量安全关,加强科学养殖、健康养殖有关知识和技术培训工作,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防止苏丹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他认为,目前一些大企业投入较大的资金组织公司+基地模式,进行高层次的专业化生产,可较好解决禽蛋业的抗疫病风险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

中国蛋品科技大会组委会秘书长李同斌说,禽蛋生产作为短平快项目,常是我国农民首选,但主要以小规模、大群体养殖为主,全国10万只以上的现代化禽蛋生产企业不到50家,1万只以上养鸡户也只占10%。

针对蛋品标准化生产,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张步江提出,要加强蛋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制订和修订工作,以加强蛋品质量安全控制。(本报北京12月3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