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三峡移民精神赞

2006-12-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我有话说
激流险滩消失了,高峡平湖出现了;喧嚣的工地减少了,现代化的城市增多了;熟悉的乡邻分离了,陌生的口音亲近了。

岁月的变迁,沉淀的是历史;生动的实践,凝炼的是精神。

三峡工程,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壮举;百万移民,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举。移民成就了三峡沧海桑田般的变幻,也用生动的实践诠释了和谐社会的精神内

涵。

那些平凡得模糊了容颜的人们,用离去的身影刻写了无声的誓言:祖国的需要高于一切

树有根,根在泥巴里头;人也有根,根在心窝里头。但移民自己说:“你不搬我不搬,三峡工程怎么建?”

未见三峡别故土,家园难离,亲情难舍。65岁的董生芬含泪砍掉了40年前和丈夫一起栽的定情树,祖祖辈辈靠水吃饭的马林升收帆卖船,怀揣几块三峡石远走他乡。

在老家重庆市忠县东溪镇兴旺村,成仕珍和丈夫靠多年打拼办起了一个幼儿园、两个棉絮加工厂,还有辆客运中巴车,固定资产超过30万元。听说自己属于外迁移民,正在起步的实业要中途夭折,成仕珍的眼睛不知哭肿过多少次,但她后来却成了全村第一个主动报名外迁的人。这一举动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成仕珍和丈夫外迁时,父母和姊妹没有一人送行。将失去亲情的痛苦藏在心底,成仕珍在新家又开始艰苦创业,并被国务院三建设委评为外迁移民先进个人。

30万亩农田被淹,千余家工矿企业迁建,3500万平方米房屋拆毁,113万人迁移。没有豪言壮语,百万移民舍小家,为国家,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

宁可苦自己,决不负移民!甘于奉献的移民干部队伍保证了移民工作的顺利推进,也为和谐的干群关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移民就是移爹娘”。只要与移民有关,什么事都是大事;只要与移民工作冲突,天大的事也是小事。广大移民干部将真情、奉献、心血和汗水投入到破解百万大移民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最前线,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

“百万移民看云阳,云阳移民看高阳”,牌楼村又是高阳镇的第一移民大村,任务之重可想而知。为了做通乡亲们的思想工作,患有严重胃病的村支书叶福彩几乎天天都是清晨出门走访,直到全村人都关门睡觉后才往回赶。村民陈从清死活不愿搬迁,叶福彩一有空就去他家谈心。陈从清出门躲他,他也跟着递烟点火,谈政策,讲亲情,却始终没有效果。一个傍晚,胃痛发作的叶福彩又赶到陈家,陈从清刚要冒火,突然看到叶福彩抱着肚子蹲在地下,吐了一大口鲜血。见老叶还要撑着和自己谈心,又急又愧的陈从清赶紧表态:“我搬,我一定搬!”

在三峡库区,像叶福彩一样忘我工作的移民干部数不胜数。奉节县的冉绍之,为给移民找一块平缓的坡地,在30多公里的江岸来来回回跑了5趟,10天磨破一双鞋。他带领全乡人民奋战6年,炸山修路、改土造田,创造了“门前一条江、江边一条路、路边一排房,房后一片园”的移民新模式;忠县监察局副局长张兰权,几次昏迷抢救过来后,仍坚持在移民一线,直到37岁英年早逝。

千言万语做工作,千山万水送移民,千辛万苦办实事。移民干部舍己为公,为的是三峡工程,是让所有移民“搬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

三峡百万移民换来了“能照亮半个中国”的电力,全国对口支援保证了三峡库区更加光明的未来

库区群众为三峡工程无私奉献,全国人民为库区发展不遗余力。

自党中央、国务院1992年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对口支援三峡”战略以来,全国20个省市、国家29个部委积极投入对口支援库区的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支援库区移民开发和安置的生动局面。

10多年来,国家各有关部委对库区移民搬迁安置、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实行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各省市从移民搬迁安置、产业调整升级、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多方面对库区予以支援。对口支援立足于把库区的资源、资金、劳务、市场、政策优势与对口支援省市区的品牌、技术、管理优势结合起来,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形成了“双赢”的新机制。根据国务院三建委的统计,三峡库区已获得来自全国各地的对口支援资金270多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库区移民的安置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如今,对口支援省市的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已落户三峡,成为库区经济重要的增长点,由兄弟省(区)市援建的辽宁路、宁波路、黑龙江路、福建大街、广东大道、上海大道等数不胜数,成了三峡库区一道独特的风景。各对口支援省市还无一例外地在三峡库区援建了希望学校、医院、图书馆等一大批公益性项目。一条条大道,一幢幢高楼,都成为全国人民支援三峡移民工程的有力见证,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协作精神的象征。

自强不息,开拓开放,勇于创新,新时期人文精神为新库区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思路决定出路。三峡库区基础薄弱,发展任务繁重。只有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才能实现区域内及与其他区域的和谐发展。要发挥后发优势,就必须开拓创新。

2006年6月,中共重庆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专题研究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市委书记汪洋在开幕式讲话中提出要培育“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库区人文精神。市委决定建立由主城区牵头,重点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参与的对口支援库区移民重点区县的新机制,旨在整合全市资源帮助库区发展产业,促进库区劳动力就业。

涪陵金帝集团公司充分利用了移民搬迁的历史机遇。搬迁前,这家企业产品单一,年年亏损。他们利用搬迁的机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8年间,企业员工从不足3000人增加到了近7000人,年产值从5000多万元增长到5亿多元。现在,企业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了全国麻纺企业的排头兵。

在二届九次全委会上,重庆市委确定了库区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每个区县有2-3个支撑性产业,库区二、三产业增加值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翻一番以上;有就业能力的城镇移民基本实现就业,农村移民富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年均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城乡移民年均收入增长8%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达到85%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总体达到Ⅱ-Ⅲ类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

思想越解放,眼界越开阔;眼界越开阔,创新的步子迈得越大。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库区人文精神,正成为新库区建设的强大动力。

三峡的坚毅融进了血脉。无论故乡他乡,每一个移民都有自己的创业史

20多年前,初中尚未毕业的周武生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双目失明。盲人周武生白手起家办起了废品回收店、洗车场,正当日子过得红火时,由于移民搬迁,周武生不得不面临人生的又一次重大选择。

是放弃事业吃“低保”,还是重新创业?在搬迁地,周武生决定改行办养猪场。盲人也能办养猪场?很多人等着看笑话。周武生没有理会,整整半年时间,硬是建起了养猪场的4幢房子。为了养好猪,他还从兽医站买回10多本养猪专业书籍,请读小学的女儿念给他听。现在,周武生的养猪场已成为当地的养猪示范基地。

湖北省兴山县峡口镇白鹤村的龚道宜,搬迁后他主动认领最贫瘠的坡地,连干100多天实现“坡改梯”,大念柑桔经。移民安置当年,龚道宜的柑桔收入就超过了2万元。现在,龚家每年有工副业收入10万元,农业收入4万元。一家人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他乡如今是故乡。无论是外迁,还是就地后靠,面对熟悉或陌生的环境,三峡移民都很快开始重新创业,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着更加美好的生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