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东部和谐发展新境界

2006-12-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杜弋鹏 我有话说
东部沿海10省市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65%;东部经济增长速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以上;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等四个国内生产总值过万亿元省份的经济总量之和占全国经济总量的近一半……然而,东部决策者们却问自己:动员了中国乃至世界最有才华的人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东部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程度如何?

追求和谐成为东部发展的最佳境界

有专家称,“现代”经济学曾经使整个西方精疲力竭,因为它的实践与人类的基本利益有诸多不和谐处。如果东部在发展经济、不断创新中更多地关注与自然界的交流和人与人的了解,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和谐。

2005年,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北京、天津、河北、福建、深圳、海南分别调低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其中,调幅较大的广东和山东分别调低了4.2和5.3个百分点。

不是不要速度,而是要追求和谐发展,挤压掉与和谐不协调的速度。这种速度会产生负效应。比如土地日趋紧张,能源难以为继,城市超负荷承载,环境严重透支……追求和谐成为东部经济发展的最佳境界。

和谐容不得把无可回避、必须解决的问题留给后人。广东省经贸委一位负责人说:“必须承认支撑我们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有相当一部分是靠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的。这种增长方式主导下的经济列车,在高速运行中必然隐含着巨大的风险。”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展示自己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更多关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环境保护、资源损耗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成为东部各地的首要目标。

东部要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显示自己的创新能力。

思维的进化在生活中一般是觉察不到的。然而,在东部各省、市,到处可以觉察到这种进化。

一个投资亿元的大型造纸类项目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遭遇“红灯”。据了解,近一段时期以来,数以10亿美元的污染型、耗能型投资项目被拒之门外。

在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山东、广东……领导们说的最多的词是“绿色GDP”、“循环经济”、和谐社会。

数据显示,我国一年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分摊到13亿人口头上,每人将耗掉4至5吨资源。其中,绝大部分都消耗在了东部。东部沿海各省市到2010年的规划用地指标已被提前用完。

北京市有关人士指出,不能再过分强调总量、速度、规模、座次。而是要着重处理好经济与生态、资源、社会的关系,更多地让能源消耗、环境改善、区域协调等综合指数融入到GDP中,让经济变得更加具有生命力。

继续保持领跑者地位

2004年,全国第一份《产业效能指南》在上海出台,上海不再仅仅以产值等指标来衡量产业,而是加入了资源、用地、环保、技术创新等新指标因子,高能耗、占地大、易污染的企业被拒之门外。当年,上海环保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

东部各省市相继提出,将衡量环境和资源等方面损失的绿色GDP纳入其经济统计体系,尝试运用绿色GDP指标来衡量、指导发展。

2005年江苏省用于支持苏北发展、“三农”等重点项目的投资计划比上年高出100亿元以上,成为当年财政支出增幅最大的科目。北京市将拿出更多的政府投资投向郊区县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以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

他们的举动赢得了世界的喝彩。

一种思维可以决定一个地区的繁荣或者衰落。东部人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和思维无疑将使这个地区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继续保持领跑者地位,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积累工业文明的新机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