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历史教育如何考虑公众口味

2006-12-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建强 通讯员 张国 张剑 我有话说

●71.5%的受访者从历史剧中获得历史知识

●调查显示公众对历史人物偏好程度最高

●44%的被调查者认为历史教科书并不理想

11月底,由南开大学学生开展的一项《社会大众历史知识调查报

告》整理完毕。接受调查的人中,超过九成的各阶层人士都对历史表示“很感兴趣”。最近,央视播放的纪录片《大国崛起》风靡全国,恰恰也印证了这一点。但这份报告也显示:历史教育同公众存在距离――只有1.7%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的历史教育“很成功”。八成以上的中学生受访者则明确表示,自己将来不会选择历史或相关专业。

这份报告由南开大学“社会大众历史知识调查”课题组完成。课题组成员主要由该校历史学院部分本科学生组成,他们在全国27个省份共发放了977份调查问卷。课题组力图理清一个核心问题:

作为联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历史教育如何考虑公众口味?

多数公众从影视作品获取历史知识

调查显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已成为大众获取历史知识的“第二课堂”,仅次于历史教科书和教师。71.5%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是从历史剧中获得历史知识。课题组负责人孟黎华同学据此认为:“历史剧是历史故事的主要载体,也是历史知识传播的渠道之一。荧屏传播的历史知识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大众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因而了解公众对历史剧的态度,对于掌握目前历史教育现状有着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收视率居高不下的历史剧对历史知识的传播功不可没,但因谬误较多也受到了众多历史学者的质疑。有的历史剧对史实无理“加工”甚至歪曲,对公众造成了误导,由此引发的争议不绝于耳。但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待历史剧、历史小说真实性的问题上,大众是相当理性的:有54.7%的被访者认为这类作品有很多不符合史实之处;33.9%的被访者认为它们基本上是真实的,但经过了艺术夸张。而当发现历史剧或历史小说的描述与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明显不同时,有69.1%的人会依靠史学工作者来“去伪存真”。由此看来,专业人士对历史现象解释的权威性在社会大众中的认同度很高。

调查者还发现,目前在公众心目中,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历史人物排名依次是秦始皇、唐太宗、孔子、康熙、成吉思汗。其中除孔子之外,其他四位均为“活跃”在当今荧屏上的古代帝王,以他们的生平和宫闱秘事为题材的影视剧一拍再拍,长盛不衰。被调查者提及率最高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分别是《康熙王朝》、《汉武大帝》、《三国演义》、《雍正王朝》等。

课题组成员宝丽娜、王锡超等同学认为:“这些历史剧之所以为人津津乐道,重要原因在于契合了社会上崇尚英雄等普遍心理。相对而言,这些剧作也相对更尊重历史事实。”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历史教学课程却大受冷落。课题组的同学在浙江杭州和安徽郎溪的两所高中调查时,近七成的学生表示“课本知识老套”是导致他们学习兴趣下降的主要原因。“知识老套”表现在教材编排体例的程式化和内容的单调化。事实上这也是受访者的普遍感受:44%的受访者认为,时下各类学校所用的历史教科书并不理想,还有8%的人甚至认为“很糟糕”。宝丽娜说:“目前的历史教科书教材内容一成不变,编排体例则因循传统的从秦汉到明清断代清晰,政治、经济及文化叙述分离的状况。历史教材不能与时俱进,容易受到冷落。”

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各阶层92.5%的人对历史表示“感兴趣”,其中41%的人表示“很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只占7.5%。这组数据表明:只要历史教育和普及方法得当,历史知识将与人们的生活结合得更紧密,其社会功用也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课堂教学――这条获取历史知识的主渠道显然不够通畅。调查中,受访者有11.5%的人认为当今历史教育“很不成功”,55.5%的人认为“不太成功”,而认为历史教育“很成功”的只占1.7%。

课题组的同学们认为:历史剧热播成功,归根结底是因为对历史进行了艺术加工,突出了情节而淡化了制度,让人觉得枯燥的历史有了吸引人的“卖点”。被调查者普遍反映,教科书重视真实,却过于呆板;历史剧相对灵活,但在史实真实性上却有很多欠缺。

历史知识普及应考虑公众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67.6%的人认为历史学专业工作者应该多编写易懂的历史书籍。在“您所知道的当代史学大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人物依次是: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吴晗、梁启超、黄仁宇、钱穆。在这些名人中,除了畅销书《万历十五年》的作者、旅美历史学家黄仁宇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大陆闻名之外,其他均为上世纪久负盛名的历史大家。课题组指导教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利华教授认为,上述调查结果从一个侧面说明,史学界取得的新研究成果并没有有效传播到社会民众中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对历史知识的普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内容上,社会生活类的历史读物成为“新宠”;写作上,具备趣味性且含有一定学术水准的历史类图书日益畅销。但目前,国内的历史知识普及工作中,生动活泼、趣味性强、适当吸收学科前沿成果的通俗读物并不多见;供书结构上,虽已打破政治军事史一统天下的格局,但以社会史、风俗史等为代表的其他类型知识普及,仍没有跟上社会需求的步伐。

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大众对历史知识的偏好程度依次是历史人物(77.2%)、政治谋略(48.9%)、军事战争(46.6%)、社会生活(45.3%)、宗教神话(44.3%)、文物掌故(36.4%)、科学技术(28.3%)。“谁说历史就是政治史呢?”王锡超感叹道,在他眼里,历史知识原本是绚丽多彩的。然而在多数人的眼里,历史人物简单等同于政治人物,仿佛历史事件除了战争就是政变。

课题组认为,这种现象不仅和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而且也与当今以社会史、疾病史、环境史等为代表的新史学普及程度不高密切联系。但可喜的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类历史知识的偏好程度已达到了45.3%,这个可观的比例至少预示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人类自身的关注正在不断增强,人们的历史知识结构也正在趋于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将公众对历史知识的“有效需求”作为历史教育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公众对历史教育需要重新认识

历史教育需要考虑公众的需求,但是公众对历史教育也需要有新的认识。在天津市南开区王顶堤街的一个社区,课题组成员陈璐遇见一位中学生家长,对方的请求令她哭笑不得:“怎么才能让我的孩子把历史的分数考高?”陈璐说,这就是“考试领导历史教学”的负面影响。

由于人们评价一所学校教学成绩好坏的依据,往往是有多少毕业生考上了重点学校,那么不在中考科目之列的历史作为“副科”,就只能“靠边站”。因此,很多中学的历史课时常常被数、理、化抢占,有的中学历史教师还是兼职。在很多中学生和家长眼中,升学才是第一位的,“学历史没用”。

这一观念在高校历史专业招生时表现得更加明显。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这些开展调查的大学生经常遭遇类似的尴尬:每到一处访问学生家长,自报学的是历史专业时,对方表现出兴趣;报出“南开”校名后,对方更加赞许;等问到“是否愿意您的孩子或兄弟姐妹就读历史专业”,得到的答复几乎都是――立即摇头。在浙江杭州、安徽郎溪两所办学水平不同的中学,表示“不会选择历史或其相关专业者”的中学生分别占了83.2%和81.8%。

但是调查也显示,八成以上的被访者也都承认当今社会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但是历史专业又为何让人望而止步?53.9%的大众回答:“历史专业不容易找到好工作”;认为“历史专业学不到真本事,不能获得一技之长”的有23.5%;认为“大学历史教育方法内容陈旧,培养不出社会所需之才”的占15.4%;还有7.2%的人选择了“历史是陈年往事,对解决现实问题没有帮助”。

王锡超同学认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即使是对历史有兴趣的人,迫于现实的压力也不得不另择其他热门专业。从本质上来说,这是由学科的特性决定的,在大众眼里,历史知识无法迅速带给人们物质财富。”

在课题组指导教师郭伟看来,历史教育被大众误解,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历史专业的冷遇。有专家指出,历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做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与清苦;但历史教育跟历史学研究是不一样的,它提供给人们的是历史事实、历史观和思辩能力,是学生步入社会必须接受的基本教育之一。

所幸的是,88.7%的被调查者支持进一步加强对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历史知识的教育。这也说明,公众对历史教学改革的前景抱有很高期望。

 

照片说明:历史教育需要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考虑公众的需求。图为江苏省赣榆县外国语学校的教师在教授历史课。(资料照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