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拍《解读皇粮国税》

2006-12-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祖光 我有话说
大型文献系列片《解读皇粮国税》终于在央视2套和观众见面了。作为该片的总编导,此刻真有些感慨万分的味道!

当2005年4月接受这个片子的拍摄任务时,摄制组的所有同仁都明白:“上了”一个“大片”。当我们拉着摇臂、摄影轨道等“重型器材”,六跨黄河、四过长江、三翻秦岭、两跃巴山,纵横22个省,车行6万余公

里,再加上从冬到夏、从春到秋的人在旅途,栉风沐雨,晓行夜宿,渴饮饥餐,就更是深深体味到,“大片”主要是意味着大奔波、大操劳、大辛苦。当然在这一系列的“大”付出之后,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大片子出来时,大家真是享受到了“大快乐”。作为一个地方台,操作如此大的题材,拍摄如此广阔的地域,涉猎上下几千年的典籍史料,把握一个理论及政策水平要求很高的“大题材”,其难度可想而知。

我们的镜头从大禹建立夏朝征收以“贡”为名的农业税开始,“井田制”、“初税亩”、“租庸调”、“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一个个古代农业税制仿佛就像一个个历史标本,将我们先民在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图景跃然而出,复活在观众的面前。

我们的讲述从“禹杀防风”开始,“秦暴政而亡”、“汉轻徭薄赋”、“隋横征暴敛”、“明李自成起义”,一个个古代故事犹如一面面历史镜子,把“税与权”、“政与民”的依存关系说得明明白白,把“轻与重”、“治与乱”的兴亡之鉴道得清清楚楚。

《解读皇粮国税》从历史解读切入,在现实解析中升华。焦点对准的是当今亿万农民,对准的是现实生活。从片中对历史的大量讲述中,也可以看到它无处不在地关注着今天农民的现实生活。片子从始至终充满了对农民的敬仰和深厚情感,无论是对古代的先民还是对今天的耕者;无论是说灵渠、都江堰、长城的修造,还是讲新中国工业化的原始积累,都一往情深地诉说着农民对国家、对社会所做出的丰功伟绩,都可以看到“淘沙炼金铸钟鼎,农夫积土成江山”的真切道理。片中痛斥古代“暴税之三害”和民国时期的苛捐杂税,批评现实“三乱”现象;热情赞颂党的执政为民理念和一系列惠农政策;尤其是以浓墨重彩之笔,讴歌了党和政府彻底取消农业税这一青史可书的大事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

《解读皇粮国税》与其说是拍给农民看的,不如说是奉献给社会管理者观的。因为它把“以史为鉴”作为一种精神贯穿全片。无论是“苛政猛于虎”的历史故事、“秦、隋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还是先秦儒家的“轻徭薄赋”思想、汉文帝崇尚节俭“与民休息”的治策,以及对历朝历代税制的精心解读,都在明白无误地表达着“民穷则易乱,民富则国安”的道理,都在强化着这样的一些信息:对于社会剩余财富,政府应该提取多少,民众应该留下多少?这是应该苦心盘算的大事,是非常难以找到的平衡点,是关系到社会安定与动乱的大策。正如总片头字幕所言“财赋者,邦国之本,如生人之喉命,天下治乱轻重系焉”。

作为历史文献片,应该讲求唯物史观和科学、严谨的学术精神。《解读皇粮国税》是第一部中国农业税史的影像志,它没有现成的系统的专业知识可参照,更没有任何专业影像资料可利用。它必须在浩瀚的史海中去寻觅、去筛选、去捕捉,把零星的史料去对接、去组合,把老的史学资料和新的学术成果相比对、相观照。因此,它就承担了一个电视片本不应该承担的重任――对中国农业税发展史的梳理。为求严谨,我们采访了几十位专家、学者和学术权威,翻检了几十家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甚至是边远地区的县级档案馆中的资料,力求言中有物,史中有证。

然而,电视依然是遗憾的艺术。《解读皇粮国税》的精深性影响了它的通俗性,专业性影响了它的大众性,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作品的最大缺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