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途径育栋梁
根据社会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
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天津理工大学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育才良策。
其一,产学研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广泛与天津市及外省市的重点企业建立联系,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等各个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自上世纪80年代起,天津理工大学先后与渤海石油公司、天津液压集团、天铁集团、中环电子信息集团、天士力集团、鑫茂科技园等多家企业集团签署了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协议。他们通过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继续教育培训和企业优先选择毕业生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企业则以自身优势和条件协助学校培养高质量人才。
从2002年开始,学校先后与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约翰・迪尔天拖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实施“第二校园计划”:学生在第四学年到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企业工作的适应能力。2003年,该校与天津市计算机研究所在多年合作基础上,共同培养国家急需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合作双方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和软件工程行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
每届航海类专业学生都要在海船上进行为期半年的毕业实习;自动化学院每年都要选派40名本科毕业班学生,参与学院与天津天仪集团仪表有限公司联合承担的“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重大项目”,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结合企业研发的产品进行毕业设计……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截至目前,天津理工大学已在大中型企业建立了156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其二,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十五”以来,天津理工大学年度科研经费以年均37%的速度增长,2005年度科研经费达到6513.2万元。近三年教师共承担纵向科研课题41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7项,省部级以上项目158项;承担横向课题264项,其中百万元以上的项目9项。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3项,获得专利授权35项,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以上。有400多人次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承担市级及以上教改项目38项,科研实力迅速增强。
教师将教研、科研成果与教学密切结合,把相关学科前沿问题的研究或最新学科信息融入到本科教学中,大大丰富了课堂知识容量,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紧密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课题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的比例保持在60%以上。
其三,开展国际合作,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天津理工大学先后与加拿大汤姆逊大学、魁北克大学和日本大阪产业大学等国外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引进了国外合作方具有比较优势、国内急需的计算机科学与管理、现代物流等本科专业方向,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法、教学管理经验和高水平的师资等优质资源,结合国情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制定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国际合作培养的在校本科生已达1100余人。
其四,实施特殊教育,探索聋人高等工科教育模式。1997年,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下,天津理工大学创立了全国第一所聋人工学院。面对聋人这一特殊群体,该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适合聋生特点的教育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他们针对聋人学生形象思维较强的特点,开设了利于发挥聋生特长、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该校教师编著的《计算机专业手语》一书,填补了我国聋人高等教育计算机专业手语教材的空白,并已被全国各聋人高等院校选用。在教学方式上,他们采取手语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并与美、日、俄等发达国家聋人高校共同实施了国际聋人高等教育网络项目。他们在日常管理中采取了融入式教育管理模式,让聋生与其他学生一样接受教育和管理,参加校园科技文化体育活动。这种模式,增强了聋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他们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
该校聋人高等工科教育发展速度快、质量好且特色鲜明,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可。中残联主席邓朴方曾赞誉聋人工学院为“中国特殊教育战线的一颗明珠”。该校完成的“创办有特色的聋人高等工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01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桃李不言自芬芳
迄今,天津理工大学已为社会输送了50000多名合格毕业生。他们中的杰出者,不仅很快地融入基层、适应基层,而且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就走上关键技术或重要领导岗位。
在天津机械行业工作20多年的一名八三届毕业校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完成了多项新产品设计开发,获得两项专利和机械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天津青年科技新星和天津自然科学技术领域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并担当了国有大型企业领导重任。
由该校30多名化工专业毕业校友组成的创新团队,使曾经陷入低迷的百年老字号“灯塔”油漆重新焕发生机,荣获了中国涂料行业的第一枚全国驰名商标,建成了该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先后荣获15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他们还成功研制了“神州五号”、“神州六号”飞船的专用涂料,并受到国家嘉奖。
90届计算机软件专业的一名毕业生,在从事网络安全工作十多年中,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计算机病毒样本库标准化与建设”等多项涉及网络安全保障的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主持起草编制了与病毒防治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成为我国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曾荣获“中国软件行业杰出青年奖”、“中国信息安全保障突出贡献奖”。
在天津电子信息、机电、化工、冶金等支柱产业领域的数十家大型重点企业中,也不乏这样的例证。据了解,在与该校学科专业相关的各大重点行业生产企业中,几乎都有该校不同时期毕业的校友担当着中坚骨干的角色。天津冶金工业总公司、天津机电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天津仪表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中环电子集团、天津起重设备有限公司等40多家在天津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大型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或高层管理者,都是天津理工大学的毕业生。
在采访中我们还看到了另一份调查资料――历届校友对母校教学工作的综合评价问卷统计。其中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达到84.36%,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学得扎实,创新精神、获取知识的能力都得到较好的培养和提高,普遍对学校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