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写文章,我都喜欢用“比较”的方法,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然而比较是具有条件的,不是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而是找特点,比方法,看异同。尤其是比较学问,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但必须把握事物的可比性,也就是说内在联系,对照其异同锻炼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力。
现代文化比较学为人们
从表面看,甚至是咬文嚼字,难道山水画不是风景画吗?难道风景画没有山水吗?因此,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山水画也就是风景画,风景画也就是山水画。这仅是从字面的解释,实际是不同的。就像“中国画”、“文人画”有特定的内涵一样,“山水画”也是如此。由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所追求的目的不一样,即使名称接近,其实际内容也大相径庭。中国“山水画”的形成和后来的发展,与西方的“风景画”有很大的不同。尽管两者所呈现的都是自然景物,也都带有美学上的理想和要求,但一开始就有不同的目的。中国的山水画家强调用自然的山水“抒发胸怀”,所谓“写胸中逸气”,因此并不注重一点一景的如实绘画,追求的是感觉,表现的是心情。西方的风景画与此完全相反,画家是站在画外欣赏景致,要把这美丽的景致固定下来;他们从选景定点出发,在特定的角度、特定的时间描绘特定的风景,将激发美感的景点描绘出来。因此,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有着质的不同。
倍雷君由此出发,从多方面进行了比较,强有力地说明了两者的不同和各自的特点。该书不仅对于一般欣赏者和初学者会有指导性的启示,还将美术理论中长期以来一个含混不清的问题作了理性的辩证说明。由于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些具体的画家、画风和技法,不谙其技的人是难以吃透的,以致过去的理论多是模棱两可;倍雷君依靠自己的实践体会,有力地穿透了这层理论的外壳,是很不容易的。
多年来,在美术界存在着严重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原因就是从事实践的画家热衷于技巧的磨炼,很少考虑理论的问题;而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又潜心于画论和画史,多不谙丹青。俗话说“隔靴搔痒”不解痒,没有绘画的经验怎样能体验到绘画的奥妙呢?我很赞赏倍雷君的精神。他在大学本科和攻读硕士学位的专业是油画,本可以从事绘画,可是他却选择了艺术学的博士学位。艺术学在我国虽然是个新建的学科,但它一开始就注定是冷门,而且要下很大的功夫。这因为李倍雷君与众不同,才使他打通了艺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在东西方绘画的比较上看到了深处,抓住了本质。
倍雷君的这部著作,基本上是在病床上完成的。正当他确定了开题报告,一次意外使他受了重伤。是一种精神的支撑和毅力的坚持,使他忍痛写作,才有了本书的诞生。作为他的导师,我是深为感动的。一个人有了这种精神,还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