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小出版社作出大事业

2006-12-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昆 本报通讯员 李静 我有话说
从20世纪80年代一家地处边陲、默默无闻的小出版社,发展成资产总额为2.84亿元、闻名全国的著名的大学出版社;由于自身的努力和影响,而使所在大学广为人知,大大提高了广西师范大学的知名度。“广西师大出版社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内涵发展

早在1994年,许多

出版社对属于“草根”层的民营书商拒绝发货的时候,广西师大社却向他们伸出了热情的双手,并在全国绝大部分省份选中了民营书店作为省级代理,使出版社的图书通过民营书店直接销售到乡村和学校。

通过出版社作为供货商这根纽带,一大批有事业心、有实力的教辅图书经销商团结在一起,也由此催生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教育图书发行联合体”,从而形成了稳定的销售网络。联合体经常统一批发、包销该社的图书,创造了许多销售上的奇迹,也使广西师大社和民营书店达到了双赢。

近年来,各大出版社纷纷与市场接轨,实行企业化运作。如何才能形成一条能够实现自我造血功能的市场链呢?“加快内部体制的改革,按照企业运作规律来规划自身发展。”肖启明社长这“快一步”的理念,使出版社进行的体制探索走在了前列。

2000年,广西师大有意向自治区外扩张,但在当时的政策环境下,出版社不能够成立分社。于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顾问公司的名义在北京成立了北京贝贝特出版顾问有限公司,从事选题策划和批发本版图书。四年来北京贝贝特策划并得以出版的新书近500种,累计印次800次,累计图书出版码洋达到1亿2千万元。

如今,“贝贝特”已经花开五朵,除北京外,还有广州贝贝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南京贝贝特出版顾问有限公司、广西贝贝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贝贝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4年,5个分公司策划图书产值达1亿多码洋,形成了一个贝贝特图书发行体系。

把出书和出刊紧密结合起来,广西师大社拥有了《作文大王》、《市民》、《南方文坛》、《英语大王》等六种刊物,《英语大王》是大陆地区首例进入台湾期刊市场的小学英语教育类期刊;《南方文坛》被誉为“中国文坛批评重镇”。书刊互动的创新,使书的作者和书的读者相互影响,群体变得更大,有力地扩大了书刊市场。

学术人文

“当一家出版社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一定的积累,就自然要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广西师大社何林夏总编辑这样认为。

成立之初的广西师大社主要承担广西师范大学内部的出书任务,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尝试进军教辅图书,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凭借一批王牌产品成为教辅图书市场的领军者,由此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之后,出版社走上了调整品种结构、实现人文理想的道路上。

广西师大社人将事业定位在共同的价值目标上,那就是“得山水灵气,出图书精品”,通过出版优质文化产品,传承文明,传播新知,促进教育与学术的发展。于是,他们把敏锐的目光聚焦在人文学术图书上。广西师大社出版的钱穆先生的《人生十论》已经销售近10万册,《思考中医》发行达13万册,“温故”系列的多种历史题材图书平均销量达3万册。

“作为一家师范大学出版社,应通过出版学术人文图书,铸就自己的品格。要将一种文化精神、人文精神融注到教育出版当中。”社长肖启明再次强调出版业的文化属性,并尝试着以“人文精神”作为维系两者的纽带。

三年前,读书界和高校掀起一股人文风暴,这股风暴的发轫就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卷本《大学人文读本》的出版。它引发了对高校人文教育、人文精神、人文环境、关注大学生精神境域等问题的大讨论,也就是从那时起,高校人文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

文史编辑蒋晓玉编辑加工了《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汇刊(37卷)》,获得中国图书奖。这些工程浩大、投资甚巨的珍稀文献类图书,几乎每出版一种,哈佛大学都要收入一套,使得出版社产生了国际影响。

2004年,广西师范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成立,秘书处就设在出版社,把客家文化研究和相关图书出版紧密结合在一起,出版社的员工参与客家文化研究所的兼职工作,组织策划出版,形成了粤西客家文化研究的一个重镇。

“同人文化”

广西师大学社由一个小社发展壮大,其牢固的“人脉”基础是什么?党总支书记王建周用四个字概括了这一问题:“同人文化”。他认为,这是出版社员工总体人格的体现,是对职业道德个性化的认同,对职业价值观、人际关系、社会责任的总体认同趋向。

“我们倡导一种平等、宽松、自由的学术、思想氛围,让大家感觉到忙碌的不仅是一份赖以谋生的工作,更是一份个人理想、人生追求。”肖启明社长强调。“把出版作为事业”而不是“把出版作为职业”,每一个广西师大社的员工都把这一准则牢记心中,正因为如此,广西师大社才能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

广西师大社已与企业化接轨,本部聘用制员工占70%以上,五个控股公司的聘用制员工占到90%以上。出版社对编辑实行文化积累和经济收益两个方面的业绩综合评估。通过这样的机制,既激发员工的创业激情,亦使其能沉潜下来炼制精品。

随着广西师大社2006年图书漂流活动的启动,又一项大型的回馈读者活动拉开了序幕。广西师大社是国内第一家独立运作全国性图书漂流的出版社,将精选出来的100个品种2000册累计人文社科类图书,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11个城市放漂。何林夏总编辑认为,这是师大社多年来坚持服务社会的宗旨、张扬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方式,希望借此推动社会阅读,倡导先进文化的传播。

广西师大社在把人文关怀不断传递给读者、作者和客户的同时,也在考虑如何能把这种关怀传递给那些没有条件读到他们书的人,以奉献教育、回报社会为己任。1995年起,广西师大社相继在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泗水乡小学、融水苗族自治县保桓中学办起“民族女子班”,社里的员工与孩子们手拉手结对子,以亲人的身份给他们写信、寄书,交流思想、指导学习。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0多个少数民族辍学女童得到出版社的资助;多个地区和学校获得捐赠图书共100多万册,价值1000多万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