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消息,笔者惊讶之余不免替评委们庆幸:幸好这是“红楼选秀”――所选角色不是缠缠绵绵的贾府一干小姐丫头,就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银样蜡枪头”的宝玉之流,若是“水浒选秀”、“三国选秀”,所选的是李逵、鲁智深、张飞、关羽之辈,后果如何可就不得而知了。说笑归说笑,但通过沙学周刀逼评委这件事,倒是应该给有关部门和人员以警醒:目前日趋泛滥的“选秀”活动应该降降温了。
我不否认“选秀”活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超女”一类选秀节目的出现,给了人们一个平等竞争的舞台,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求。然而随着“选秀”的泛滥,其负面作用也日益突出:不但制造了大量的娱乐垃圾,而且助长了社会的浮躁之风,尤其是有一些“选秀”节目内容庸俗、格调低下。如果说此前像“超女”一类的电视选秀还仅仅局限在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话,“红楼选秀”则把这一群体扩展到从贾母、贾政到刘姥姥,包括男女老少在内的所有人,成了名副其实的“全民选秀”。按说,演影视剧应有一定的表演基础和专业训练,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胜任,但“红楼选秀”却让成千上万的人过高估计了自己,以至于“选秀”开始以来,奇闻趣事不断,有母亲逼自己快要高考的女儿休学参加“选秀”的,有准备花50万买个角色来演演的,已快成一场闹剧了。笔者近日还看到一则消息,一位50岁的女士为竞选“宝钗”连凑带借了15万元去整容。且不说毫无表演基础、年龄悬殊的她入选“宝钗”实在是渺茫,单从她为“红楼选秀”借如此巨款整容一事,就相当地不理智。
“红楼选秀”活动也许普及了优秀经典,也许给了许许多多热爱《红楼梦》的普通百姓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但显然也给了很多人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当一些人幻想靠“选秀”成名,并把“选秀”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时,一旦落选的打击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也许就是主办者所无法预料的了。据说那位花15万整容的女士在第二轮被淘汰后,已在抱怨评委不公,并表示要到别的选区再次报名,誓将“选秀”进行到底。倘若真能如愿,50岁的薛宝钗倒也成就了一段“红梦佳话”,但要还是落选呢?像前面提到的“沙学周事件”,如没有英达的随机应变,没准儿大家“红楼未拍身先伤”,可真就要“长使亲人泪满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