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晚霞”映红丰收的田野

2006-12-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通讯员 程龙 伍玉松 我有话说
编者按

本报从11月初起推出《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分子》专栏,陆续报道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创业事迹,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今天,我们刊发通讯《“晚霞”映红丰收的田野》,报道西南大学老教授专家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事迹。老教授在饱经风霜

之后走出宁静的校园,在古稀之年青春勃发地奔波在田坎之间,他们的奉献精神让人感佩。

他们饱经风霜,却在饱经风霜之后走出宁静的校园,钻进风餐露宿的山坳;他们看淡名利,却在看淡名利之后拿出全部的心思,细细盘算着每家每户的收成;他们已是含饴弄孙的古稀之年,却在古稀之年一趟趟远行,青春勃发地奔波在贫瘠的田坎之间。

他们是西南大学的老教授专家组,小组有一个很美的名字:“晚霞”。他们“风吹当打扇,雨落当留汗;黑夜当白天,一天当两天”,用炽烈的“晚霞”映红了丰收的田野。

比农民还“农民”的教授

石柱县是位于三峡重庆库区、武陵山区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点县。2003年,西南大学与石柱县签署协议,县校合作共建“石柱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西南大学“晚霞”专家组的5位老教授,很快就赶到了这里。

马武镇和临溪镇有植桑养蚕的传统。桑蚕专家林元吉教授来到这里时,却惊讶地发现农民正毁桑弃蚕,政府也不再把桑蚕作为“支柱产业”。原来,由于品种老化和病虫害,当地养蚕的收入早已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70岁的林元吉一头扎了进去。在一排似乎就要倒塌的土坯房前,他开始了第一堂“高效生态化产业讲座”。为了让农民听得有兴趣而且一听就懂,他用重庆方言大声地讲解着专业知识,还不时“插科打诨”甚至“手舞足蹈”。一些养蚕养得心灰意冷的农民,先是觉得他讲话好玩,像听笑话一样听个乐子。不知不觉间,林元吉的省力化养蚕法受到了欢迎。他又趁热打铁,一家一家教蚕农种植桑树,在桑园间作高产牧草,桑叶养蚕,牧草养兔,蚕粪兔粪肥田,用冬季剪下的桑枝培育食用菌,多余的蚕沙、兔粪生产沼气。

几年过去,“桑、蚕、草、兔、菇、气”的“高效生态蚕业”在马武镇、临溪镇渐成气候。省力化养蚕老少皆宜,而生态养蚕不仅使1张蚕种的产量由过去的20公斤提高到了30公斤以上,还彻底改变了村社过去垃圾随处堆、污水遍地流的脏乱差形象。

比农民自己还尽心的教授

食用菌专家何庆邦比林元吉还长1岁。但古稀之年的她仍有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慨。

在石柱,她不仅毫无保留地推广自己几十年来的成果和经验,还根据当地立体气候明显的特点,探索出了高中低档多菌种搭配的栽培方式和药食两用菌虫草的示范栽培。她还自己掏钱请零工,为菇农生产菌种。

2005年6月,石柱县一批食用菌种植户来到西南大学参加何庆邦举办的食用菌制种技术农民培训班。这些没念过多少书的农民不仅享受了学校的免费食宿,还被何庆邦请进现代化的实验室。年事已高的何庆邦还不知疲倦地一遍又一遍手把手地教,直到所有学员全部通过制作母种-原种-栽培种三道技术难关。今年夏天石柱遭遇特大暴雨洪灾后,何庆邦立刻在学校做好两箱菌种送去,还自掏腰包为两个示范户送去了1000元慰问金。

70岁的植保专家邓先明从小生活在重庆最繁华的渝中区,工作后却从来没有离开过农村和农民。在石柱,他又担负起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指导工作。石柱是全国的辣椒大县,但是辣椒易病多虫;石柱的六塘板栗远近有名,但是收成总是不好;双坝镇的花椒,质地优良,但是几乎年年都要遭遇螨虫鞘锈病。仗着长期冬泳练就的好体格,邓先明不分春夏秋冬地跟踪着病虫害。在短短的几个作物周期里,他写出了20多篇病虫害预警预报和防治指导技术方案。当地农民熟悉了他夏天戴着草帽、挽着裤腿的形象,笑称他是“庄稼地里的活济公”。

比农民还不会“算账”的教授

20世纪90年代退休后,畜牧专家冯昌荣教授就一门心思开发研究兽用非处方药的中草药复方制剂。学校没有兽药厂,他就自己找地方生产试用,为此贴进去不少退休金。

石柱是中国长毛兔之乡。但长毛兔养殖中的三道难关一直没办法攻克:夏季死亡率高、秋季受孕率低、冬季成兔剪毛后体弱多病易死。当地肉牛、山羊、生猪的养殖初具规模,但也面临着犊牛、羔羊冬天的死亡率高的困扰。挨家挨户调研时,冯昌荣总是带着自己制的兽药,分发到养殖户手中。发现农民的饲养方法不对,他就进牛棚、爬猪圈、钻兔笼,边做边讲解。

这样不考虑“身份和形象”的做法有时还会引起误会。有一次,他刚从猪圈出来,当地农民给一位刚到的外地客人介绍他是“教授”,这位外地客人哈哈大笑。后来听说他真是教授,才一个劲儿地道歉。

冯昌荣的自制药物和新的养殖方法,使石柱长毛兔仔兔的死亡率下降了90%。仅此一项,可为全县养兔户增收超过一百万元。有些人对冯昌荣“送药不卖药”的做法大惑不解。专家引进的良种蜂,效益是传统养蜂的10倍,农民趋之若鹜,买良种蜂的成本却比买原来蜂种的成本还低。“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作物栽培专家、西南大学养蜂研究所专家杨安贵教授,62岁的人了,当了个县校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兼学校驻石柱办事处主任,就乐滋滋地一个人常年呆在偏僻的石柱,风雨无阻地爬坡上坎、上山下田。

纯朴的农民都对这些老教授们心存感激,有时也觉得奇怪:他们什么都有了,什么都不缺了,什么名利都不图了,为什么还要来这里吃这么多苦呢?答案在哪里?不在风中,在丰收的田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