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坚持应用型创新
大类招生: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发展空间
自2002年起,山东理工大学入校新生不再一次性编班后“从一而终”,而是分属“课程班”、“自然班”和“社区班”。这是该校本科招生改革、实行“大类招生”带来的新变化。
学校实行“大类招生”,新生进校后,经过两次选择才最终决定自己的专业,学生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刚入学不久的大一学生小于说:“高考时对大学不大了解,进入大学后,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我和同学们对大学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的定位也更准确,都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了将来能选一个自己理想的院系和专业,大家都在努力学习。”“当初我看到山东理工大学入学不分专业,而是通过两年的学习再选专业时,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里。”大二学生小王微笑着对记者说。
范跃进书记说:“高中毕业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往往对个人的兴趣、爱好等认知不清楚,对大学的专业结构不了解,很难做出理性的选择。大类招生有助于新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地纠正填报高考志愿时的盲目性,为学生张扬个性、自主发展拓宽了空间。”
课程超市:从“单向配餐”到“自主点菜”
“实行学分制前学生学什么课程?上哪个老师的课?学制多少年……这些问题都由学校说了算。现在,我们要培养学习型、创新型人才,要调动和发挥学生内在的潜力和积极性,就必须改变这种‘一言堂’的体制,实行学生‘自主点菜’的选课方式。”范跃进说。
为保证学生选课的科学与合理,山东理工大学为学生提供了有2096个课程表的“课程超市”,建立了现代化的网上选课中心,实行学生自主选课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课程组合,设计自己的课程表,选择教师,安排学习进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倾向性自由选择专业,在满足整体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选课。
为给学生提供更多可选课程,学校首创性引入了超短课程,特别是四学时的学科导论课,面向全校学生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这样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可以通过很少的学时扩大知识面,了解不同学科的概貌,既为选择自己喜爱的学科专业提供了指导,又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的视野。
实践教学:催开科技之花
以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山东理工大学整合原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室要根据实验要求和学生数量,分时段、每天14小时不间断开放,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预约做实验。“我们根据理论课上课时间可早可晚来制定实验课计划,自己确定上课时间,自己选实验项目……实验室开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调节空间。”物理学院学生武江仪说。
按照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培养计划,学校建立了12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160个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和10个青春创业实践基地,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研究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并且逐年增加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支持经费,2006年增加到140万元。
在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山东理工大学学生邢美孜的作品《竹红菌甲素――一种新型抗生素的抑菌作用研究》获一等奖;在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该校学生王光中的作品《恐龙灭绝的可能分子机理――爬行动物特异氨基酸组成的启示》又获一等奖……近三年来,山东理工大学学生科技创新立项500多项,各类竞赛获国家级奖励30多项,省部级奖励13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