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童年的乔淑萍患有神经性呕吐,身体非常虚弱;读小学时得了风湿痛;上大学又患上肺结核,差一点休学;26岁遭遇车祸,险些丧命;28岁才怀孕,却又在抢救患者时,被患者踹中腹部
做儿科医生22年,经乔淑萍的手救治了多少患儿,她自己也说不清。乔淑萍常跟科里同志讲:“我们干的虽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手中攥的却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工作中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满,但只要我们真心为患者,就能赢得理解和尊重。”
有一天深夜,科里来电话说有急患。乔淑萍从家中匆匆赶到医院时,发现出生11天的患儿陈岩松面色青灰,呼吸浅慢,濒临死亡。小岩松来自一个偏远的农村,家里很困难,他是妈妈怀第7胎才生下的第一个孩子。由于早产,小岩松生下时不足两公斤,身体十分虚弱,因阵阵呼吸暂停被送到儿科抢救。那天晚上,乔淑萍忙到很晚,直到患儿平稳下来,她才回到家中。累极了的她本想好好地睡一觉,可刚一合眼,就被电话铃声惊醒。电话里说,小岩松的呼吸和心跳又不好了。乔淑萍马上爬起来,迅速赶到医院。又是一天一夜的奋力抢救,小岩松终于转危为安。患儿家长拿出了50元钱,流着眼泪恳求乔淑萍收下。望着小岩松父亲破旧的衣衫和脚上满是泥土的胶皮靴子,望着他比实际年龄苍老的脸和流淌的泪水,乔淑萍的心都颤抖了,她接过钱,悄悄地送到住院财会处,为小岩松抵了住院费。
人生的角色都是多重的,扮好哪一个都不容易。从儿子两岁开始,乔淑萍和爱人多次带他到外地手术和进行功能性训练。但儿子右手仍不会拿东西,双腿弯曲,8岁才会走,需要不断的训练。但儿科病季节性强,一到忙季危重患儿多,经常是科里工作忙时,儿子也生病。一年冬夜,儿子正发着高烧,医院来电话说:一个叫宫宪坤的脑膜炎患儿病情危重,有生命危险。儿子小脸儿烧得通红,眼巴巴地看着乔淑萍。儿子和患者,先顾哪头?母亲和医生,哪个摆在前面?最后,乔淑萍还是一狠心推开了家门。经过一番抢救,宫宪坤得救了。当乔淑萍心急火燎地跑回家时,儿子还在发烧。他张着干裂的嘴唇,无力地说:“妈妈,我没睡,我在等你呢。”乔淑萍一下把儿子抱在怀里,歉疚、自责、心疼一起涌在心头。
有人问乔淑萍:遇到了那么多不幸,经历了那么多磨难,你是怎么挺过来的?乔淑萍真诚地说:“靠的是各级组织的关心,是通化市人民医院这个大家庭的帮助,是与自己患难与共的丈夫的理解和支持。衷心祝愿天下所有的人都平安幸福,祝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