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财经类大学
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征
“十五”期间,上海财经大学在校生规模取得了较快增长,在校生人数超过了2万。学校不断深化本科教育和教学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层次显著提高,就业率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2005年研究生实际就业率98.68%,本科生94.86%。
什么样的人才是创新型人才?上海财经大学根据办学目标,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确立以下目标:第一,具备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能;第二,具有国际化视野、战略思维和多元文化背景;第三,对经济现实敏感,有洞察力,善于寻找商业机会,能创造性地解读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第四,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第五,具备良好的财经职业道德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围绕这些目标,上海财经大学认真提高第一课堂教学质量,精心构建第二课堂育人平台,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第一课堂的课程设置上,强调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将学科共同课在学科门类中打通,专业核心课在专业范围内打通,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经济管理、数学等方面的基础;注重学生良好知识结构的培养,课程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学科门类;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度,允许学生在进校一年后自由选择专业,为学生提供跨校辅修的机会。与国外高校相互合作,为学生提供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在第8学期安排为时8周的毕业实习,另外还要求学生参加累计7周以上的社会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开展各种学术研讨和科学研究,在奖学金和优秀学生的评定中将科研成绩作为考评的重要一环。
在第二课堂的素质培养中,学校大力支持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目前,学校正式注册登记的社团有50多个,内容涉及经济、金融、法学、文学等领域。学校还固定举办有影响力的大型校园文化活动,如学校每年举办的“上财论坛”,邀请知名的学者、专家到校进行讲座,使学生更加关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析。除此之外,学校还设立了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对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考察进行课题立项,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并且指派教师进行指导。
提高财经类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
上海财经大学“十一五”规划提出:“进一步优化培养结构,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构建‘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专门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课题来研究,综合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和学校办学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激活财经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新思路:
创新课程设置,加强通识教育。按照“重视基础、趋向前沿、反映现代、综合交叉”的思路,加强通识教育,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适应性;在加强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增设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课程;增加哲学、人文、历史、社会、数学、电子信息等方面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
树立“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增加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教学环节。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要求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撰写小论文、读书报告、文献综述;举办研究生和本科生混编的学术沙龙;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跨学科做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推进名师授课。争取校内优秀的教授、国内外的知名学者以各种形式向学生尤其是本科生授课;从制度设计上安排和保证教师每周有固定的时间、地点接待学生,解答学生学业上的疑问。
实施“全面考核”,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考试形式上普遍采取平时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及回答问题、模拟实验、课程论文、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公开发表论文、参加全国性科技作品、学术论文比赛、挑战杯、英语比赛等获奖可以奖励相应数量学分,成绩突出者,经过一定程序认定相关课程可以免修免考。
推进本科生科研创新工程。学校每年向学生公布200项适合学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的学生科研课题,并给予每项课题3000元经费资助,结题的学生可获得2至4个学分的鼓励;设立荣誉学士学位,褒奖本科生科研成绩突出的学生;建立完善本科生科研成果和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防止本科生科研的形式化。
建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为高年级本科生配备指导教师。对于指导本科生科研的教师在工作量计算、职称评定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提供制度保障;对于指导本科生科研的博士研究生,可以把指导本科生科研工作作为助研岗位,给予一定的津贴,也可以将其纳入研究生课程计划;设立教师“指导学生科研成就奖”,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及各种兴趣研究小组。
加强大学生创新社团建设。重点扶持金融科学学会、工商管理学会、经济学会、公共经济学会、会计学会、统计研究学会等学术性社团的建设,充分利用院系的学科优势发展学术性社团;每个社团至少要配备1名指导教师,为“全国明星社团”建立导师团。
开拓校企合作新模式。在继续加强与各类企业合作互动的同时,与国内外企业签订协议,新设立花旗银行实务班、民生银行班等,将学习、实习、就业融为一体,使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这些对同学形成国际化视野、启迪思维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