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许多地区陷于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两难境地时,江苏的沿江开发
从“保护式开发”到“环保优先”
江苏的沿江开发战略,因为环保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三年前,江苏的新一轮沿江开发正式启动时,参与其中的部分地区把沿江开发定义为“一高三大”,即“高耗能、大用水量、大吞吐量、大运输量”的产业定位,这一定位引起了省内外人士的忧虑和质疑。
“其实沿江开发之初就从未忘记环保”,参与这一战略决策的专家、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雯说,受江苏省环保厅的委托,他们专门为沿江开发制订了环保技术标准。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刚开始提出的“保护式开发”,随着沿江开发的深入而逐渐被“环保优先”所取代。从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文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沿江开发实施“环保优先”的决心和力度。
2004年12月,江苏省颁布了长江流域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立法确保“环保优先”的法规――《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各地要对长江水质“守土有责”,沿江地区因污染累积导致下游水域功能退化的,以市县为区界,要对下游依法赔偿,企业不达标排放,最高可罚款20万元,污染严重的,可封堵其排污口。
与该条例相匹配,江苏随后又出台了《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工作实绩考核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市县主要领导环保政绩考核有12项细则,环境保护是评价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
上有长江水质保护立法形成的“压力传导机制”,下有各地对干部不断加重的“绿色政绩”考核,“绿色执政”逐渐在沿江各级领导中流行起来,“既要GDP的增长,又要COD(指化学需氧量,衡量水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的削减”成了江苏沿江各地的头头们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下转3版)
“速度要快,但不能以牺牲潜力为代价”
“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好’是指质量和潜力,‘快’是指速度。速度要快,但不能以牺牲潜力为代价,江苏的沿江开发是把‘好’和‘快’完整结合的一个尝试。”一位研究长三角经济发展的专家这样评价。
数字是对江苏三年来沿江开发最好的说明:2002年到2005年,江苏沿江GDP占全省比例,由48.3%升至53%,今年一季度,又刷新为55.9%。
2003年至2005年,江苏万元GDP排放的COD下降近0.8公斤,入江河流水质大大好于以往,2005年水质达标率比2004年又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明显提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省共完成沿江景观生态防护林约3万公顷。
有关人士指出,沿江开发之所以能实现“又好又快”,根本原因在于江苏在“推行清洁生产、推进集约开发、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作出的探索。
“排污要付费,治污能赚钱”,这样的机制让市场力量驱动环保基础设施优先建设,良好运营。大到垃圾发电厂、生态公园建设,小到农村畜禽粪便处理,江苏沿江各市在市场开发上动足了脑筋。政府采用各种手段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环保。江阴、常熟引进中国光大集团、上海浦发集团建设投资3.88亿元和2.5亿元的垃圾发电厂,其中江阴垃圾发电厂日处理生活垃圾800吨,规模为全国县级市之最。通过项目融资、出售、合同管理、承包服务,江阴3年内建起了24家乡镇污水处理厂,规模也为全国县级市之最。
近日,江苏省又给沿江8市下达了5项生态刚性指标,以协调沿江开发与生态保护同步推进。
“要让百姓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
在沿江开发中,人们曾一直有这样的担心:一方面,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另一方面,人们所居住的环境随之遭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但事实证明,江苏的沿江开发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上实现了“双赢”。
据了解,在江苏省制定的“全面小康指标”的4大类18项25个指标中,南京、无锡、常州等6市已达20个指标。经济发展后的沿江各市、县,纷纷在社保、医疗、教育、培训等方面推出惠民新措施,百姓的“幸福指数”空前提高。
在江苏常熟采访,常熟人说起工作和生活的那种幸福和惬意,让记者动容。2004年,常熟市“亮山”工程全面启动。20万平方米绿地尽情铺陈开去。今天的常熟,绿树芳草已占了城市总面积的一半,市民人均公共绿地超过18平方米。
在南通,当年洗不净马桶的濠河水,如今又可以养鱼了。近年来,南通在保持经济增速领跑全省的同时,在改善人居环境上每年都“砸”进几十个亿,仅治理濠河就花了几个亿。对此,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说:“我们搞沿江开发,一开始就明确定位要跳出‘经济发展势必导致环境污染’的怪圈,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建设好生态环境,要让老百姓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