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农村生发新理念
冬日暖阳下,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龙口镇文院村村民刘冬元在自家的“花园式住宅”旁,侍弄着“庭院经济”――他栽种了由花卉协会提供的几十株桂花树苗,在苗地里还套种了蔬菜。在他的身后,是整修一新的住宅和美丽的村庄:自来水引到灶台上,养殖小区在村旁,乡村水
发生在刘冬元身上的变化,仅仅是这个曾经又脏又乱的村庄变化的一个缩影。村民对新农村建设成果普遍感到满意。他们说,居住环境改善了,用上了自来水,厕所卫生,道路硬化,人畜分居,这种日子盼了多少年了。
“小桥流水人家,新村美景如画。”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理念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找到了切入点和落脚点。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加快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也才刚刚起步。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引导广大农民通过投身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转变观念、走向富裕、迈向文明,在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中,真正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优秀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站在“十一五”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党中央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完全符合广大农村实际和农民群众愿望,赢得了全社会的积极回应。
有了新理念才有新农民
“传统的土里刨食挣不了几个钱,何不种植花卉换钱去?”面对记者,39岁的河南省虞城县农民李稳笑着说。性格坚毅的她多次到河南农大、中国林科院等学习深造,掌握了现代化的育苗和管理技术。李稳的公司现已建成全自动控温、供水花卉温棚20多座。成功后的李稳没有忘记父老乡亲。李稳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集中繁育、分户栽培、统一销售,以豫东花卉组培基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发展。“花卉基地周围的农民普通大棚能收入1.5万―3万元,高档大棚3万―6万元。”李稳告诉记者,“花农们虽然也是在土里刨食,由于科技含量提高,收入却成倍地增长了!”
如今,一些率先致富的“技术型”农民,不断开拓经营领域,不仅靠技术和自己灵活的“脑子”赚钱,而且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资本帮助身边的农民致富,用新思想新观念影响和带动大家走上富裕路。那些在外务工的农民都乐于钻研技术,用“脑子”赚高薪,改变家庭生活和家乡面貌。
培育新农民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要让农村树立新的观念。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农民,靠农民自己建设自己的家园,如果我们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看作一场戏,那么农民是这台戏的主角,他们直接影响这台戏的好坏。所以培育新农民首先要树立农民的强烈意识和进取精神。农民不仅要有建设新农村的新思路、新方法,更要有全新的观念、要有进取精神、要富而思进。
没有新观念,就没有新农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这二十字是有机的整体,既包括了发展农村生产力,也包括调整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更包括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提高。没有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增强,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说的新型农民就是:一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二是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富裕农民。只要有这样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才有不竭的动力,没有一流的知识,就没有一流的农民。因此,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是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养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农民。
新农民创造新文化
隆冬时节的羌塘草原白雪皑皑,西藏那曲县香茂乡乡长强巴说:“培育新农民是建设西藏新农牧区中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工作。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使西藏广大农牧民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生活观念更新了,不再满足于有吃有喝,开始追求科学、健康、文明的新生活;多种经营有面子、勤劳致富受尊重成为共识;教育观念更新了,不再认为种地放牧不需要文化、孩子上不上学无所谓,懂得致富需要文化、发展需要文化、小康需要文化。”
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农民群众。创“十星级文明户”、村民道德评议会、“富、学、美、乐”四进农家活动、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等等,迎合了农民群众求知求乐、崇善爱美、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许多村庄建起了篮球场、健身园,并配备有时尚的健身器材;不少农民家里有了藏书。民间文艺、民办文化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和鼓励,农民演,农民看,成为农民群众引以为豪、喜闻乐见、自娱自乐的文艺形式。文化和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农民原本平常单调的生活有了“亮色”,增添了诗意和浪漫。
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新农民创造新文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扎实做好农村文化工作,使农村的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同步推进。
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稳步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农村文化环境的改善、农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民命运的转机带来了真正的福祉。我们为亿万农民日新月异的新生活、新文化祝福、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