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农业大学科教兴农办公室挂着这样一块特殊的铜匾,上书“南农教授进门河,农民增收结硕果”。这是2004年底由连云港赣榆县县长徐丙超、门河镇党委书记倪殿杰专程赶到南京农业大学,代表赣榆县门河镇全镇农民送给南京农业大学的一块致谢匾。这块铜匾的背后,是南农大让人敬佩的助农致富的专家们。
2003年早春的一天,连云港市委副书记朱鲜龙一行专程来到南京农业大学,联系专家科技下乡事宜。连云港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全市80%的人口在农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怎样借助外力发展本地的优势资源,一直是该市思考的问题。
屋外春寒料峭,屋内春意盎然。连云港市领导紧紧握着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管恒禄的手,激动地说:“我们连云港的老百姓天天盼着你们的‘大篷车’,巴不得你们驻扎到连云港去!”据了解,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南京农业大学的科技“大篷车”就常年活跃在苏皖农村,足迹已经遍及60多个县市、300多个乡村,行程达十多万公里。
2003年3月,“百名教授兴百村小康工程”(以下简称“双百”工程)在连云港农村正式启动。在百名教授中,南京农业大学的教授、副教授就有90多人。
“农业专家就是不能怕苦怕下乡”
侯喜林教授每年要指导10多名研究生,还要为学生开设3―4门专业课;作为南农大蔬菜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他每年有多项课题需要去完成;作为学院领导,还有许多行政事务需要他打理。虽然身兼任教学、科研、行政三职,但一想到农村对科技的迫切需要,侯喜林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双百”工程。
在他的影响下,王康才、高志红、郁志芳、陶建敏等纷纷参加了这个工程。后来因为驻村指导需要,缪宝山、吴志行等退休老教授也不顾年迈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参加“双百”工程是辛苦的。由于早期交通不发达,从南京到连云港无直达大巴,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们必须早上5点就起床,坐公交车过江,再坐火车,10个小时后到连云港,在城里住宿一晚,第二天才能到达工作地点。
除了交通不便,吃住也让这些城里的专家颇费脑筋。乡镇自来水供应不正常,必须每天早上5点起床放水备用。收工回来,男女都是用一个木盆洗澡,烧水、洗衣都要自己动手。后来他们就自己动手装热水器,安装管道……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今年66岁的缪宝山却创造了年驻村时间300天的纪录。他由衷地说:“农业专家就是不能怕苦怕下乡!
“他们真是来帮咱们致富的”
“刚开始,咱们都觉得这些教授只不过是来做做样子,完了就走。”门河镇一位农民告诉记者,“但是到后来慢慢看出来了,他们虽然不常住这里,可他们真是来帮咱们致富的。”
为了让农民种植新品种,南农大的专家教授们苦口婆心地宣讲,不厌其烦地指导。东海县石梁河镇是苏北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号称“江苏葡萄第一镇”。但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葡萄品质变劣,市场售价低。陶建敏副教授来到石梁河镇后,走村串户,实地考察,发现了症结所在。由于镇上的农民世代种植葡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葡萄经”,为了让他们改变种植习惯,接受新技术,陶建敏没少费神。果农家里,他想方设法做果农的思想工作,耐心讲解新品种的优势、新技术的好处;葡萄丛中,他手把手地示范巨峰葡萄的修剪技术,直到果农掌握为止;葡萄地里,他以点示范,使大家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在陶建敏的不懈努力下,农民终于尝到了新技术、新品种带来的甜头。
2005年,该镇葡萄售价每公斤2.4元―3.2元,比2004年提高了50%以上,亩产2000公斤―2500公斤,平均亩产值5000元―6000元,全镇葡萄年收入净增1000万元以上,产品远销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现在,石梁河镇的果农已经把陶建敏看作他们的知心朋友,亲切地称他为“葡萄专家”。“教授一来,钱袋就鼓”,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在当地群众眼里,这些城里来的教授就是“财神”。
南京农业大学参与“双百”工程的专家教授们不仅免费给农民送资料、种子,还亲自下田给农民做示范,整地、做畦、育苗、管理、采收……如今“双百”工程第二期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农业高校以学术成果反哺农民,以城促乡,促进新农村建设,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农村、农民、农业,只要我们带着感情去做,就会有无尽的热情和无限的动力。”南农大书记管恒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