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青年作家大多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们或讲述自己的创作经历,或发表自己的创作感言,或探讨创作中的某个问题,或透视本国当代文学的特点。如何用文学表现“明天的记忆”,以及如何解决中日文学共同面临的现代与传统的“嫁接”问题,成为双方探讨的热点。孙歌、白烨等学者还进行了现场点评。
据中国社科院学者许金龙介绍,此项交流源于大江健三郎的一个建议。今年9月大江访华时特地在北大附中演讲,鼓励中日年轻人“展开友好合作”,这样的期盼成为此次交流的初衷。
发言中,日本学者藤井省三用数字来证明中日文学交流日益密切:中国的文学作品从30年前在日本初版仅1500册发展到现在初版4000至8000册,越来越多的作品被再版并成为日本市场的畅销书。在日本国会图书馆的数据库查询,可以看到1977年至2006年共有448部中国文学单行本被翻译出版,其中中国内地作家的作品计233部。曾将格非、卫慧、安妮宝贝的作品译为日文的日本学者桑岛在发言中对中国当下的文学也非常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