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介绍说,目前已公布的近7万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半数以上分布在村镇;已公布的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127处属于历史文化村镇和传统乡土建筑类;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选出的两批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共计80个,最近还将评审并公布第三批名单,约70个;我国的33项世界遗产中也有1项(安徽西递、宏村)为古村落,正在申报的广东开平碉楼,以及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中的福建土楼、水乡古镇等,亦属此类。
“然而,古村镇的重要价值及保护工作的急迫性,目前还没有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单霁翔坦言。
古村镇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近十几年来,在农村建设发展进程中,古村镇不断受到冲击。谈及此,单霁翔眉头紧锁。他说,一些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村镇未能及时列为政府的保护对象;一些古村镇的周边环境随着经济发展而急剧变迁,自然和人文环境不断恶化;一些古村落无规划的建设活动,破坏了原有风貌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一些地方大拆大建、推倒重来,“求新求洋”、“千村一面”的倾向十分明显。同时,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活设施建设以及村容整治等项目全面展开,如果没有及时、正确引导,“不仅会对古村镇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构成新的威胁,而且可能加快其遭受破坏、走向消亡的进程和速度。”他心急如焚。
去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都专门强调要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单霁翔说:“因此,我们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同时,他也指出,历史文化村镇和传统乡土建筑不适合采用单纯意义或“博物馆式”的保护,而需要将其纳入到现代化生活的轨道,科学合理地加以利用,探索更灵活、更积极的保护与利用措施。浙江的诸葛长乐村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古村镇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除了认识不足、缺乏文物保护意识,以及相关政策、法规滞后这些因素外,单霁翔认为,古村镇保护存在三个具体问题。
一、保护范围、对象尚待明确。由于历史文化村镇和传统乡土建筑的研究、保护工作起步较晚,涉及范围广、各地情况差别大,所以保护的范围、对象还要进一步明确。
二、土地政策和产权问题。按照国家有关土地法规,我国农村实行“一户一宅”政策,旧宅基地旧民居不拆,土地部门不批新的宅基地,致使村民拆旧建新,导致众多传统乡土建筑被拆毁。
三、资金短缺问题。由于乡土建筑数量多,维修规模大,所需费用高,单凭居民、村镇和政府的力量难以全部承担。
今年,国家文物局实施了一系列新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古村镇的保护是其中的一项。明年,文物局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在浙江召开现场会,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古村镇保护工作进行经验总结、难点分析,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单霁翔表示,下一步文物部门将有针对性地重点抓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对历史文化村镇和传统乡土建筑学术研究的支持力度;二是结合即将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化遗产普查,开展历史文化村镇和传统乡土建筑资源普查,及时将价值较高者纳入保护范畴;三是抓紧制订相关法律法规,鼓励村民自行订立文化遗产保护的乡规民约;四是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土地置换、民居产权转移的新政策。
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的资本和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等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单霁翔说,从各国发展情况看,不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曾经面临或即将面临这样的问题。人类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既有很好的经验,更多的是惨痛的教训,甚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
他再三强调:“文化遗产不是经济发展的包袱,而是其发展的资本和动力。我们提倡‘可持续旅游’、‘负责任旅游’的理念,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编后:
碛口古镇无疑是幸运的。
曾经尴尬的碛口,因为清华大学陈志华先生的愤怒,因为冯骥才先生的大声呐喊,更因为当地有关部门知错辄改的勇气,也许会不再尴尬。“物阜民熙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美仑美奂的碛口,是历史和先人的恩赐。诚如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所言,古村镇是“人类赖以生存、活动的物质载体,更是人类文明进步轨迹与过程的见证”。
碛口无言,自有人言。碛口之幸,愿为天下所有古村镇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