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谷长江介绍,恭王府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总面积100多亩,相当于中山公园,是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王府,曾是和?的宅邸。1996年10月起开放的只是恭王府的后花园,占地9亩。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视察恭王府时首次提出:“要将恭王府保护好,将来有条件时向社会开放。”1975年,周恩来总理病重期间,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嘱托的三件事之一就是“向社会开放恭王府”。
恭王府的后花园先后被公安部宿舍、文艺出版社、红楼梦研究中心、国管局幼儿园、天主教爱国会等单位和200多户居民所占据。府邸则被中国音乐学院及附中、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文联几家“瓜分”。众多单位和居民掺杂其中,关系错综复杂,需要一对一做工作,腾退的难度非常大。单位腾退还相对简单,居民搬迁的难度更大。有一家住户经过一年商谈才答应搬家。而搬迁时,除了请搬家公司,公安、消防人员也要在场。因此,恭王府全部腾退工作前前后后共耗时28年。
据悉,王府原址将会按清同治、光绪年间的王府原貌,复建为两个院落。2008年春季,恭王府府邸将作为王府博物馆开门迎客。谷长江说:“故宫是宫廷文化的代表,四合院是民间文化的典型,王府博物馆将把京城所有现存、甚至已经消失的王府的资料全部收录,全面介绍整个王府的历史,让参观者不但可以真实地看到王府建筑的宏伟,而且可以了解到王府的文化内涵。”
还有十几座王府没有腾退
整个恭王府腾退工作不仅耗时长,而且耗资大。仅为了妥善安置从这里搬走的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恭王府管理中心就自筹资金800万元。为了附中搬迁,北京市政府还将原来要在土地市场上交易的一处学校所在的地块拿出来,不仅损失了1亿多元的土地转让费,还投资2500万元对该学校进行改造。此外,为了保证中国艺术研究院及文化部所属居民迁出恭王府,文化部为腾退单位建新址和搬迁住户购买住房筹措经费上亿元。
恭王府的成功腾退并没有让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感到轻松。“目前京城的王府基本都被占用,乾隆年间共有王府32座,如今仅存10余座,而对外开放的仅恭王府(后花园)一家。除此之外,北京的很多古建筑都存在被占用的情况,如故宫、颐和园、天坛等,其中一些是由于各种原因被办公占用,而另外三分之一则是被不合理占用。腾退那些被不合理占用的古建筑仍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孔繁峙说。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许多古建筑目前占据的地方成了城市的中心区域,地价高、搬迁难度大。产权归属不明晰和占用单位开出的搬迁条件过高成为腾退工作的两大拦路虎。记者了解到,有些单位一提就是上亿元的搬迁费。据专家估计,要完全实现北京城内不合理占用古建筑的腾退工作,至少还要付出十多亿元的资金,而且还得加上很多用金钱无法衡量的代价。
古建筑保护需要睿智与热情
建设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景慧认为,文物古建筑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瑰宝。这些属于全民的遗产被部分、少数的单位和个人占用,腾退、搬走本是理所当然的事,但由于相关腾退清理工作长时间缺乏法律依据和制度性保障措施,加上资金匮乏,使文物腾退和保护工程进展缓慢或陷入僵局。恭王府的腾退和恢复原貌,将为北京乃至中国的历史遗产保护提出新的思考。
占用古建筑文物存在各种历史原因,但是挤占的确造成了太多的历史失误与失忆。现在的文化“拯救”也因此变得更有沧桑感和使命感。特别是在城市急剧扩张的今天,文物保护面临更大的挑战,它需要全社会用热情、智慧和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来为古建筑文物进行疗伤和保护;更需要全社会用一个理性、睿智、目标恒定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去对待每处历史遗迹的保护。
恭王府挂牌仪式日前举行,这标志着历时二十八年的恭王府腾退工作终于完成。新华社记者李石磊摄 |
重庆忠县石宝寨是国内屈指可数的木结构古建筑之一,依峭壁建九层楼阁,崖顶再建三层亭台,远望如十二层高阁。为防止其被三峡水库蓄水淹没,国家文物局投资1.1亿元修建防水围堰,对石宝寨在原址上加以保护。王景慧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