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清代小说《断袖篇》作者俞雯考

2006-12-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施晔 我有话说
《断袖篇》一书为清人吴下阿蒙所编。全书共载故事五十一则,其中四十则引自明冯梦龙《情史・情外类》,九则引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国丛书综录》将其列入小说家类。

吴下阿蒙,何许人也?历来是个谜。笔者近日查阅张次溪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编纂的《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时,无意中看到署名蕊珠旧史的《长安

看花记》中有关于优伶鸿翠的记载:“鸿翠,俞姓,字小霞。初名绮文,更名雯。画兰款署‘吴下阿蒙俞雯’是也。与韵香同里、同师,故其行动举止,都无俗韵”。

《长安看花记》作者蕊珠旧史即“梅县杨懋建,字掌生,号尔园,别署蕊珠旧史。道光辛卯恩科举人,官国子监学正,著有《留香小阁诗词钞》。掌生聪明绝世,年十七受知阮文达,肄业学海堂,自天学、地学、图书、掌故、中西算法、历代音乐,皆精工焉。癸巳春闱已中会魁。总裁文达以其卷字多写说文违例,填榜时撤去其名,遂放荡不羁,竟以科场事遣戌。晚归粤东,与方梦园方伯子箴善,延主阳山讲席,以此终老。《辛壬癸甲录》、《长安看花记》、《丁年玉?志》、

《梦华琐簿》四种,盖其旅燕时作也,生前曾刊《帝京花样》,即摘自此中云。”《长安看花记》中出现的吴下阿蒙是否就是编撰《断袖篇》的吴下阿蒙?笔者认为俞雯即为《断袖篇》作者吴下阿蒙。理由如下:

一、《断袖篇》写作年代无考,然此书中“牧童”、“某巨室”、“两叟”等九则皆引自纪昀之《阅微草堂笔记》。而《阅微草堂笔记》始撰于乾隆五十四年,底成于嘉庆三年,历时九年陆续写成。嘉庆五年纪昀门人盛时彦为之校订合刊,二十一年有盛氏重刊本,道光十三年又有广州重刊本、会文堂书局详本等。由此可以推知,《断袖篇》必定编于嘉庆五年以后,宣统元年之前。而俞雯出生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盖自庚寅(1830)入都,为弟子者凡十年”,“丁酉(1837)春,小霞既脱弟子籍,仍寄居传经堂。”从时间推算,俞雯完全有可能编写《断袖篇》。

二、吴下阿蒙这一别号源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吴下即指东吴,阿蒙指吕蒙。《断袖篇》编撰者必为吴人。而俞雯亦为吴人。《长安看花记》有两处提及俞雯籍贯:其一,“小霞,吴中旧家中。父故隶巡抚使者麾下,为材官。有男子,子八人,小霞行第三。以嘉庆二十五年(1820)庚辰生,故小名阿龙。”其二,“(鸿翠)与韵香同里,同师。”而蕊珠旧史的《辛壬癸甲录》中有韵香的记载:“韵香者,林姓,吴人。来京师隶嵩祝部。”另有萝摩庵老人《怀芳记》亦载:“俞鸿翠,字小霞,传经堂弟子。吴人,所居曰?霓堂。妆小生,能书,亦写兰。有潇洒拔俗之致。”由此可以确定,俞雯为吴下人。

三、俞雯虽身操贱业,然其“行动举止,都无俗韵。标格如水仙一朵,在清泉白石间。”其所交游亦多为士林文人。俞雯脱乐籍寄居传经堂时,与蕊珠旧史杨懋建过从甚密。又“与许兵部金桥交最厚”。俞雯素有侠肝义胆,在杨懋建“以顺天科场事,逮系诏狱”之时,为杨“职纳橐?”;当许金桥为债家所逼时,“日向夕,亟驱车载数百千钱为偿之。”不仅如此,俞雯还“神明玉映”,颇具文心诗胆画才:“径造其室,则小霞方独醉一壶。手黄庑堂《香屑集》,曼声讽咏。……见客初不甚酬对,而谈言微中,使人之意也消,洵佳士也。”“小霞能画兰蕙。水墨淋漓,落纸辄数十幅。其人胸次洒落,品格?然。故笔墨超脱,非诸郎所可及。丁酉夏秋间,长日无事,界绢素作乌丝阑格子,为余写诗。日以七百字为率。或白日无暇,夜分归来亦必补足之。”由此可见,俞雯亦具备舞文弄墨的兴趣及才气。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道光间伶人俞雯即为同性恋专书《断袖篇》的编撰者。(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