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白衣礼赞》唱出了当代医科学生甘愿为医疗事业奉献青春的豪情壮志;一曲《一起走过》抒发了学生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恩情怀;一首由二胡与管乐合奏的《江姐》实现了民乐与西洋管乐的完美交融……舞台上热情洋溢,舞台下掌声不断,好评如潮。这是近日南京医科大学学生社团晚会的现场。“我们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
“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仅要医术高,更要内心充满爱!”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陈国钧道。
“爱”阅读
在南京医科大学,阅读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该校实施了“三百工程”,即要求学生读百本(部)好书,吟百首好诗(词),唱百首好歌。一方面向学生推荐合适的书目、词目、曲目,另一方面拟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开展导读、书评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同时,该校给学生布置的暑期作业也独具特色:要求一年级学生背诵《朱子家训》,二年级学生精读《论语》,三年级学生熟读《大医精诚》等名篇,并且要撰写读书笔记。一位教师颇有体会地说:“学校开展的一系列读书活动,不仅能养成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同时也教会学生吸取经典著作中的精华,达到提升文化品位和加强文化内涵的目的。”
在教学计划中,南京医科大学专门辟出人文类课程供学生选修并授予学分。以“人文之光”为主题,开展《唐诗宋词赏析》、《戏曲欣赏》、《音乐鉴赏》、《旅游地理》等一系列课程。另外,该校还注重“两课”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设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等专题,在思想品德课中设立“大学生思想品德与中国传统文化”等专题。
“爱”校园
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丢入垃圾箱,主动参与学校的环境保洁组、绿化养护组、特殊援助组……这些是南京医科大学开展的“爱校行动”中的部分内容。据该校校长陈琪介绍,“爱校行动”开展三年来,学生已经由原先的“被迫”行为转变为现在的“自觉”行为,从平时的小事做起,到把校园当成自己的“家园”。
同时,南京医科大学不断探索校园建设的新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爱校的热忱。一方面,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社会上优秀的专家学者、社会名流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通过“科学・人生――聆听智者的声音”系列报告会、“岁月留声――学人访谈”等活动,用专家们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学生的“眼球”;另一方面,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挖掘和利用社会传统文化资源。据了解,到目前为止,该校已经在南京博物院、南京民俗博物馆等单位建立了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并且定期组织学生深入基地参观考察。
“学校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展现才华的舞台,而且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氛围。我爱这样的校园!”采访中,一位学生动情地告诉记者。
“爱”他人
“爱,要先从感恩开始!”每一位南京医科大学的学生在校期间都要接受感恩教育,给父母写感恩信、打慰问电话,节假日为父母洗一次脚……说起为父母洗脚的经历,口腔医学院的孙同学感慨颇深:“看到父亲布满老茧、饱经沧桑的脚,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以后不管怎样,一定要孝顺父母!”
不仅如此,在教师节、感恩节、新年等节日来临之际,南京医科大学的学生都会为老师献上鲜花或贺卡;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该校全体学生自发捐款,向长期为他们服务的保洁人员、食堂员工、保安人员、车队人员等送去慰问品。
在南京医科大学,处处洋溢着“爱”的温馨: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精心育人;学生干部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不断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后勤员工立足本职,热心服务……另外,该校还在学生中开展“关爱学子,阳光帮扶”、“一帮一、一对一”等学习互助活动,加强年级之间的交流学习,并设立爱心基金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