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谁像他如此敬业:在胃部被多处钳取活组织几十分钟之后,还忍着一阵阵疼痛与不适,连续为患者做了三台手术。
不知道有谁像他如此坚强:在看到自己身患绝症的报告单几十分钟之后,仍然没有忘记履行一个外科医生的职责,为一位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不知道有谁像他如此沉着:下午
而这几件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就发生在连续三天之内,发生在一个人的身上。他,就是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呼延清。
2006年11月26日早晨,大雪初歇,成百上千的群众聚集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北墙外,聚集在延河岸边,为年仅44岁的呼延清送行。如山的花圈和低回的哀乐,寄托着人们无尽的思念与悲伤。
“高山的雪莲,开在攀登者的心头”
呼延清生性聪颖,爱动脑子,基本功扎实,加上勤奋好学,因而掌握了高超的医疗技术。他喜欢在工作中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并在活学活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93年,呼延清在肠胃道手术中运用吻合器,既缩短了手术时间,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2001年,他学习并运用了腹腔镜及胆道镜技术,这两项技术填补了陕北地区在这一医疗技术运用方面的空白,也奠定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微创外科的基础。2004年,呼延清到日本学习,熟练地掌握了胃大部切除手术。
在长期的学习与实践中,呼延清自己设计并制作了一些器械,进行胆道探查和造影,开展新业务。他对微创外科腹腔镜的器械改良,尤其是对切开刀的改良,具有很大的创造性。他所开展的腹腔镜下的胆道探查业务,在陕北医疗技术方面属于首创。他用胆道镜进行非胆道性疾病的治疗,胆囊、阑尾、子宫手术等,都可以用腹腔镜技术来做。他关于用胆道镜诊治非胆道疾病的研究成果,荣获2002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科技进步奖和延安市科技成果奖。2003年他率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开展了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改良探查业务,使患者接受胆总管探查手术的住院时间由将近半个月缩短到不足一个星期,其相关研究成果再次荣获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科技进步奖和延安市科技成果奖。他先后获得各类科技进步奖和科技成果奖10余项,开展临床新业务27项。
有一位学生向他请教做学问的诀窍,他说:“高山的雪莲,开在攀登者的心头。”
“只有工作才能使短暂的生命获得最大的价值”
呼延清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非常热爱,忘我与敬业,是他职业生涯的主旋律。同事们说,呼延清对工作充满热情,从不挑拣,从不推脱,从不厌烦,也从不拖沓。
普外科收治的病人多,急诊多,周转快,手术量大,呼延清经常一天做三四台手术,而且一干就是一整天,有时甚至要延伸到半夜,遇到大手术或特急手术时,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或者一包方便面。辛苦吗?确实辛苦,但是呼延清却以苦为乐,他对同事们说:“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做手术,觉得做手术就像创作艺术品,有一种成就感。”
长期的忙碌,长期的饮食没有规律,严重地损害了呼延清的身体。2005年前半年,他时常感到胃部饱胀和隐痛。他没有想到,癌,这个被他经常用手术刀清除的敌人,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潜入了他的体内。
2005年5月6日上午8点,呼延清做了一次胃镜检查。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医生从他胃内多处钳取了活组织。做完检查回到科室,呼延清趁着打吊针的时间在床上躺了一会儿,然后就进了手术室。他忍着疼痛与不适,开始做已经安排好的三台手术,一直做到下午四五点钟。
5月7日中午,化验结果出来了,呼延清得的是低分化腺癌,这几乎就是晚期胃癌的代名词。对于任何人来说,这无疑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这样的打击面前,有的人会崩溃,有的人会绝望,有的人会号啕大哭――至少在短时间内,一般人的情绪是很难稳定下来的。
但是,一个坚强的人,一个富有责任心的人,一个能够正视现实的人,其精神与意志必定有超人之处。下午,呼延清为一位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5月8日上午,他仍然给一位患者做了手术。当天下午,医生为呼延清做了全胃切除手术,同时被切除的,还有结肠的回盲部,包括升结肠、横结肠和结肠的脾区。就在自己接受手术治疗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医院一台胰十二指肠手术在进行到一半时遇到了严重困难。得知这一紧急情况,他嚼了几块饼干,挺着虚弱的身子来到手术台前。手术过程中,他几次都差点晕倒,但最终还是凭着顽强的意志做完了手术。
经过一段时间的化疗和恢复性治疗后,他又回到科室,上了半年多的班。这是怎样忘我工作的半年啊!同事们经常看到他忍着剧痛,查房,做手术,参加会诊和讨论,谈自己对某个病例的独到见解。有一天,他从早到晚连续做了6台手术,手术结束后他用热水袋捂着胃部,躺在沙发上半天都爬不起来。同志们劝他多休息几天,他总觉得还有事情没有干完。“等我把事情干完,心里也就踏实了。”可是日复一日,层出不穷的工作,什么时候能干得完啊!有的同志心疼地责怪他,他解释道:“我也是病人,我现在最能理解患者的心情。我的生命也许是有限的,甚至可能是短暂的,只有工作,才能使短暂的生命获得最大的价值。”
延长油矿股份有限公司永宁采油厂企业管理科的王彦权科长永远不会忘记,2005年10月21日下午,他在治疗肝硬化过程中出现了出血性休克。当时,用来止血的卫生纸全部被血浸透,止不住的血水还流了半盆,王彦权的生命危在旦夕。就在人们认为他已经没有生还可能的时候,病中的呼延清由姐姐搀扶着,从家里来到了病房,并当即决定手术治疗。手术从晚上8点开始,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多钟。做完手术后,呼延清由姐姐搀扶着回了家。第三天下午,苏醒过来的王彦权从家里人口中得知了这一切,他感动地说:“是呼大夫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大病初愈后,王彦权登门看望了呼延清。去年12月初,当王彦权向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打电话,准备再一次看望他长久挂念着的呼延清大夫时,接电话的人告诉他,那个经常捂着肚子、曾经把他和无数重症患者从死神面前拉回来的好医生,已经于一个多星期前永远地长眠在了延河岸边,长眠在了大山的怀抱里。
王彦权久久地握着电话听筒,泪如泉涌……
“做人其实很简单,只一个‘真’字就够了”
呼延清平易近人,从来不以职务谋私利,从来不收患者及其家属送来的东西。他对所有患者都一视同仁,不论亲疏远近,不看地位高低,不管有钱没钱,只要病情需要,他总是随叫随到。他还多次把全国大医院、名医院的专家和大夫请进来,与他们同台做手术,在手术过程中请教学习。他说:“做人其实很简单,只一个‘真’字就够了。”
呼延清风趣幽默,是一个能够带给大家希望和快乐的人,即便是在工作非常疲劳和面对死神威胁的时候,他依然表现得很乐观。他曾说:“我们透支了自己的健康,却减少了病人的痛苦;透支了自己的身体,却延长了病人的生命。作为一个医生,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奉献给自己喜爱的事业和服务对象,我无怨无悔。”
2006年11月21日,这个解除了无数患者痛苦、挽救了无数患者生命的副主任医师,带着对事业与生活的无限眷恋,平静地离开了人世。目睹过太多生与死的战友们,用600多个寄托深情的花圈,为他送行。
曾经浸透了无数鲜血与泪水的延安大地,曾经奉献了无数热血与汗水的延安人民,深深地记住了这位人民好医生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