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生在毕业纪念册上写道:她,默默耕耘着,把全部的爱献给了她的学生们,把教育事业融入了生命;她,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像燃烧的红烛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实现着一名辅导员无悔的追求。
她,就是任晓勤,山东建筑大学一名优秀辅导员,山东省首届“十佳”优秀辅导员。2000年,任晓勤从一名专业
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心里
1997年,任晓勤调入当时的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地基与基础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凭借10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任晓勤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教师。任晓勤是个性格温和的人,喜欢学生,许多学生都愿意主动找她谈心。她很快成了学生心中的“知心大姐”。
在课堂教学中,任晓勤发现大学生真正需要的不仅是一门功课,更是一种人生的经验,一种支撑自己的人生大厦的精神财富。任晓勤注意到,当时担任专职辅导员的,绝大多数是刚刚本科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他们的人生体验简单,很难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为了能更好的担负起指导学生人生的重担,2000年,任晓勤毅然辞去令人羡慕的专业教师职务,主动请缨做了一名专职辅导员。
许多人对她的决定迷惑不解,因为大家都了解辅导员工作的琐碎和苦累。但是任晓勤无怨无悔,一干就是6年。相对于年轻的辅导员,当时,她已经35岁“高龄”。
刚走上辅导员岗位的任晓勤第一次就接手了工本99级六个班的近300名学生。如何面对这么多学生?任晓勤首先做的是走进学生的心里,去了解每一个同学。
2000年,工本99级的某个班改选班干部,班里内部矛盾很深,分成了“两派”。了解情况后,任晓勤顾不上回家,骑着电动车直奔学生宿舍。她同每一个学生谈心,最终化解了矛盾,选出了合适的人选。
给贫困生一个家的感觉
高校中贫困生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晓勤以女性特有的爱心,以极大的热情主动承担起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学院300余名贫困生的资困助学工作。她积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情况,准确确定贫困生名单和困难程度,每个需要救助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资助。
2001年,任晓勤发起成立了山东建筑大学第一个勤工助学中心并担任指导老师,一方面鼓励贫困生组织起来,寻找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另一方面,也锻炼他们的社会工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任晓勤说:“要给每一个贫困生找到一种家的感觉。通过勤工助学中心,接受爱、体验爱、传递爱。”勤工助学中心在贫困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学生们亲切的说成“爱心之家”。
土木044班的小张是一名贫困生,在任晓勤的鼓励下,他树立了自信心,逐步走出自卑阴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国家奖学金后,他还拿出1000元钱捐给班里,后又拿出500元捐给了爱心之家。
工专021班学生小王母亲已故,父亲患重病,家中负债累累,任晓勤了解情况后,不仅为他联系助学岗位保证了他在校期间的基本生活,还主动拿出自己的工资,并发动同学们一起帮助小王凑齐了拖欠的两年学费,使他顺利完成学业。
点亮学生的青春
6年来,任晓勤每年都担任6到8个班的辅导员。往往不到半年,她就能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和特点。许多人佩服她的记忆力,但是任晓勤自己知道,这不单是记忆力的问题,而是她认真细致工作的结果。
工本996班林述涛同学学习成绩很好,但只是一门心思学习,在社会工作及党员发展中得不到同学的承认,感到很苦恼。任晓勤主动找他谈话,帮他分析问题,建议他多参加社会工作,注意与周围同学的沟通。后来林述涛成功当选了校自管会主席,并发挥计算机特长,组织、带领同学建立学生工作专题网站和“建院学子”网站,毕业时考取了东南大学研究生,并凭借其优异的论文和综合能力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授予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设置的最高奖:“詹天佑土木工程高校优秀毕业生”奖。
任晓勤的班里还有很多这样的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同时,她所带的班中先后有三个班获得省级先进班集体称号,有十几个获得过校级先进班集体,有多名同学获得过省级以上奖励或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