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科技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

2007-01-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佳洱 我有话说

当前,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科学技术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而推动科技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也需要我们营造

创新氛围,弘扬科学精神。

科技在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一场新的科学革命正在涌动,酝酿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新的重大突破。纳米科技将进一步带动其他相关领域发生深刻变革,信息科技将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进一步对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纳米―信息―生命和认知科技四大领域的汇聚,将使人类在纳米、分子的层次上重新认识和改造世界以及人类自身,大大提高人类的潜能,能源科技将进一步为化解世界性能源和环境问题开辟途径,空间科技将进一步促进人类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基础科学的重大突破则将进一步为人类揭示客观未知规律、为技术革命和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创造新的需求,引领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改变生活的事例越来越多。今天从人们普遍使用的手机、电视、MP3、笔记本电脑等日用家电产品,到看病时用的B超、X光、CT和PET照相等,无不深深的植根于科技的发展之中。不论是缓解交通紧张,还是解决能源短缺;不论是保证食品安全,还是增进心理健康;不论是治理环境污染,还是规避气候灾害;不论是解决两地通讯,还是解决跨海交通,我们的生活里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产品的丰富,科学饮食、科学养生、科学生活、科学决策等科学技术问题也都更深入地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进入各领域管理者的日常工作,要求全社会普遍地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改善科学决策管理的质量。

发展科技需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纵观科技发展史,科技创新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背景。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以及古典哲学的兴起,就没有近代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英国最先爆发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心。然而,相对落后的德国,率先摆脱了机械唯物论的束缚,发展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思想学说,催生了量子论和相对论的提出,使其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五千年而未中断的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哺育下,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历史上发出了绚烂的光彩。但几千年封建统治所留下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落后的封建观念,以及唯君是从、唯古是尊,论资排辈和官本位等思想长期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当中,极大的妨碍着求真唯实的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还缺乏某种以认识自然界基本规律为目标的研究传统和建立理性思维体系的动力。我们的价值观偏重于实用化。我们常常强调“学以致用”,而相对来说“学以致知”讲得很少。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是发达的。我国最早用甲骨文记录了超新星的爆发,还在实践中创造了农历并沿用至今,但我们没有进一步究根问底,深入研究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墨经》几乎对所有的几何光学现象都有记载,如针孔成像、放大镜等等,但没有进一步研究“光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往往强调“用”,能管用就好了,止步于应用,没有进一步进行哲学的思考、发展理性的思维体系。尽管科学研究与技术研究在形式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技术研究的动机全在于应用,而科学研究则是一种探索,其根本目标在于揭示和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规律,或者说求知、求真,对真理的追求!

这种局限性也表现在科学成果的评价体制上,就是过于强调研究的短期产出。我国现行科研评价体系每年以论文产出的量化搞排行榜,引导科技人员急于追求短期产出而不重视长期积累,重论文而轻实践。事实上,基础研究和重大的技术创新都具有“厚积薄发”的特征。往往没有10年、甚至20年的积累,出不了重大成果;而没有新的原理突破,则无重大技术创新可言。所以,探求反映客观世界运动变化规律的真理,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更不能弄虚作假、抄袭剽窃。

发展科技需要发挥科技社团作用

发展科学技术,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充分重视科技社团的作用,特别是科协的作用。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团体,是全社会科技工作者之家。科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在让科技造福人类的进程中,可以大有所为。

在促进决策科学化上,科协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北京市科协通过多种渠道向党和政府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逐步形成了科技工作者建议、政协提案和季谈会相结合的决策服务体系。五年中,紧紧围绕北京市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组织召开了10次高质量的科学技术专家季谈会,会上,刘淇、王岐山等领导同志与71位中外著名专家面对面交流。采纳气象、减灾专家建议,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原定会期后延两周。市科协系统报送的专家建议,得到温家宝总理重要批示1项;得到北京市领导同志批示70项,被县级以上采用2465项。

在应对突发事件上,科协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面对“非典”突发疫情,北京市科协及所属团体连续举办多学科研讨会,提出的有关“建筑通风系统使用应急管理措施”以市政府文件形式公布;提出的有关非典临床工作指南、中医药治疗临床方案等工作规范,促进了医疗救治水平的提高;组织专家电视访谈,开通国内首条“预防恐惧综合症”心理援助专家热线和防治“非典”电话咨询热线,为增强公众科学防范“非典”能力、减少恐慌心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可以说,科协是学术交流的主渠道,积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学术氛围,促进跨国界、跨学科的研究与交流。

科协是科学普及的主力军,在全社会广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努力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特别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科协是推动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让我们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提高人民大众的科学素质、让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而努力。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市科协主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