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聘频遭陷阱
江西省南昌市某高校学生小刘在日前看到一则招聘兼职办事员的广告,便按照广告上的信息来到了人才交流中介广场,并缴纳了30元的报名费。在经过了一家科技公司所谓的“面试”后,又向中介缴纳了200元的中介费。与该科技公司签订合同时,对方称必须要交300元的押金
类似的问题不止出现在小刘一个人身上,记者在调查时发现,不少大学生都有在应聘时遭遇陷阱的经历。一些单位利用大学应届毕业生把个人资料公开于各大招聘网站上的做法,主动致电求职人称其已被选中,待大学生上门面试时才发现该公司承诺的“理财专员”、“营销助理”,其实只是一些无任何权益保障收入、全靠推销提成的“保险推销员”、“服装售货员”。一些大学生在用人单位起早贪黑地干了近一个月后才被告知,虽干得不错,但专业知识不足,公司需要对其进行培训,先交300元培训费,如不交培训费即走人,但此前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免谈。
在大学生遭遇的各种方式的职场骗局中,最常见的就是收取保证金、押金,一些招聘单位直接向应聘者索要服装费、咨询费、邮寄费等费用,甚至利用招聘会来骗取不义之财。其次是提供“虚假职位信息”,至于“利用试用期榨取劳动力”和发薪时单位突然“人间蒸发”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保障就业安全仍有难度
大学生受骗后,有执法能力保障大学生就业安全的机构有公安、劳动保障和工商等部门,但由于管理重复且权责不明,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经常遭遇执法尴尬。当前的企业注册审核制度以书面审核为主,注册咨询服务类企业,只要提供所需材料,交纳10万元资金,便可注册。这些企业一旦注册成功后就可以与劳动中介联合进行招聘。他们在一些媒体、大中专院校、人才市场发布招聘启事时,除了有时需提供公司营业执照、单位介绍信和经办人身份证外,基本上不再需要其他证明。但招聘行为并不属于经营行为,所以工商部门无法对其进行查处,必须通过劳动部门从中介环节下手。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却表示,劳动中介只要有委托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委托书即可代其进行招聘工作,而且所收费用并没有明确规定。一些违法用人单位往往注册资金少、办公用具少,一旦碰到处罚就关门大吉,过段时间又改头换面继续老本行,给执法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大学生应聘受骗,所在学校往往爱莫能助。北京某知名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告诉记者,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功能方面讲,保障大学生就业安全应该纳入其服务体系,但是让高校自己的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专门的部门来帮助大学生处理应聘受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就业指导中心人员有限,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组织就业讲座等工作繁重。而最重要的原因是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并没有执法权力,只能通过举办讲座,请律师、老师为学生们提供就业指导,从而达到预防受骗的目的。去年,某知名国内企业在北京某著名高校招聘并与学生签署协议之后,因内部人事变动,忽然撕毁全部就业协议,导致数十位应聘学生在即将毕业时被迫重新开始找工作,而校方竭尽全力,也只能是替学生向招聘方讨要几千元的赔偿费用了事。至于这些学生为应聘该单位花费的大量时间、费用和拒绝其他单位的机会成本,校方则根本没有办法补偿。
共织大学生就业保护网
面对应聘骗局,向工商、公安和劳动管理部门投诉的大学生很少,很多人自认倒霉,将责任归于自己糊涂,认为与其四处申诉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寻找下一个工作机会上。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成告诫大学生们,不要轻信招聘单位提出的丰厚待遇,不要贪图小便宜。应聘时,要详细了解用人单位情况,如到职业中介机构求职,应首先查看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是否悬挂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以及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一旦发现被骗,不要“嫌麻烦”,马上报警或求助于劳动监察部门和劳动仲裁部门及学校的相关部门,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就业安全保障需要各职能机构紧密合作。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尴尬,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加强执法还有很大空间。专家指出,保证大学生就业安全,需要学校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织好这张保护网。如学校应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工商部门联系,核实单位情况,确保就业信息的真实;相关部门应强化企业资质审核制度,监管部门也应对新注册的企业进行抽样回访。
据记者了解,目前已经有一些高校针对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研究应对策略。南昌大学率先在江西省高校中成立了法律与安全援助中心,其主要职责是法律咨询、安全护送、应急救助、师生维权。将保卫部门的职能向保障学生校外安全拓展。南昌大学保卫处副处长廖梦园律师说:“我校会计专业曾有一位王同学在前往职业介绍所求职时被骗取450元钱,学校得知后,马上由校方出面并派专业法律援助人员帮助学生前往交涉讨要。最终配合工商部门打击了一个专门诈骗大学生的职业介绍黑窝点,维护了学生的权益。”
学生们也在集合力量维护自身利益。据了解,目前许多高校的BBS网络社区上均已设置了求职版面,任何针对高校学生的招聘信息、应聘时的注意事项都可以在网页上浏览到。一些高校的学生们还根据各自应聘过程中的遭遇,编写了“招聘违规单位黑名单”,定期公布那些严重违反招聘相关法规、侵害学生利益的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