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一个人到一座城市的“慈善长征”

2007-01-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我有话说

“今年暑期连续降雨,母亲和弟弟因窑洞坍塌相继离我而去,我痛失亲人,并面临辍学。是范叔叔您给了我爱,给了我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力量。”给延安市黄龙县实验中学初三学生杨苗带来希望的,是眼前这位中等身材、衣着朴素的范跃宁,50岁,无锡市发改委普通公务员。1998年初至今,他连续8年利用休假和工作的机会,44次深入延安

贫困山区,发动无锡社会各界帮扶延安贫困生近千人,经他直接牵线撮合的无锡市对口支援延安的项目已有30多个。人们感叹,这是“从一个人到一座城市的‘慈善长征’!”

震撼

1998年初春,当时在无锡市协作办工作的范跃宁,跟随无锡市党政代表团到延安考察结对帮扶事宜,负责随团摄影。“在一所山村小学里,破旧、不足十平方米的阴暗窑洞,5个年级的20名学生挤在一起上课。然而,窑洞的土墙上却插着一面早已褪色的五星红旗。”回忆起九年前初到延安的一幕幕,范跃宁还是那样激动,“这里只有一位23岁的乡村女教师,每天来回30公里山路,却拿着并不能按时发放的每月50元工资。我问她,‘条件这么差,你怎么还坚持在这里教书?’她淡淡地告诉我,‘如果我不教他们,他们连自己的姓都不会写’。这一刻,我的心灵被女教师朴实的话语震撼了。”

“老区的条件虽然艰苦,但老区人民有着勤劳纯朴、不屈不挠的精神,难道我就不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吗?”范跃宁一头扎到黄河岸边的下里塬村,用了整整两天时间,将全村106户人家的人口、收入、期望要求等制成表,带回无锡,开始为老区人民联系结对扶贫的对象。

奔走

8年来,在无锡火车站,人们常常会看到一个中年男子,背着很重的大编织袋,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从无锡到西安,到延安,再到延安山区的村落、窑洞、学校,范跃宁奔走在长达八年、辗转千里的“扶贫长征”路途上。

范跃宁把从无锡募捐来的冬衣、书本亲自送到延安的贫困孩子手中;他还深入延安各地的中小学校,寻找家庭贫困而又好学的孩子,逐一登记、拍照,至今用去了500多个胶卷,冲印了18000多张照片。回无锡后制成图片和表格,再利用业余时间认真落实,一一安排。在他的真情带动之下,无锡社会各界资助帮扶的延安优秀贫困学生已达900多人。

在为延安的孩子们助学的同时,范跃宁还为延安人民做了更多的工作。宜川县程落村有800多口人,祖祖辈辈吃着村前沟里流过的含氟量极高的劣质水,许多人从小就得了大骨节病,可就是凑不够打一口井所需的4万元钱。1999年底,范跃宁几经周折,请来无锡市信托投资公司出资解决此事。第二年初,就在村外一个山沟里打出了两眼优质泉水井。可一测算:要想把泉水引进200多户农民的窑洞,还要20万元。这家公司的员工再次捐出16万元,另外4万元劳务费则由当地农民“以劳代资”,终于使引水工程圆满完成。通水当天,方圆几十里的村民们敲锣打鼓赶来庆贺。

8年来,范跃宁44次去延安,有20次全是自费,为了延安,他已从自己并不丰厚的工资中拿出了6万多元。经他直接牵线撮合的无锡市对口支援延安的项目,几年来已有30多个。最近他又在无锡提出了一个计划,每人捐出10元钱,给一位延安农民赠送一年的医疗保险费。

回报

在延安,只要你提起范跃宁,几乎人人皆晓。“范叔叔来了”的消息会不胫而走,老乡们领着孩子,带着自家种的苹果、红枣、黄花菜来招待所看望他、拉家常。他成了延安市首位“慈善明星”和获得陕西省“三秦慈善奖”的唯一外省人。然而,这荣誉并不是范跃宁最感欣慰的回报。

让他欣慰的,是他在无锡和延安之间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送钱去不是我的初衷,而是探索一条符合现代人心理需求的慈善之路。”如今,“慈善长征”逐渐成为无锡整座城市的行为。无锡市级机关党工委、工商局等单位的集体与个人,与近千名延安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一百集团106名党员、劳模和优秀职工代表与下里塬村106户人家一一结对,书籍、棉衣、学习用品不断送至农民家中;54岁的无锡市粮食局下岗职工陈华明,尽管和老伴每月只有不到千元的退休工资和低保费,但还是一下子资助了两个“毛丫头”(无锡当地对小女孩的爱称)。

更让他欣慰的,是“爱的力量”在延安孩子们身上传递开来。山娃子王丽,为了感谢范跃宁夫妇的恩情,把他们俩的姓――范、周的谐音放进了名字,改名为王澧泛舟。中专毕业后,经范跃宁介绍,她来到无锡一家物业公司工作。由于公司管理不善濒临倒闭,尽管已有三个月没有拿到工资,但她仍然坚守岗位,为小区居民管理日常生活。“老爸是一头往返于延安和无锡之间的‘骆驼’,他不求回报地帮助我们,我也同样可以做到。”而更多的延安贫困学生,在收到捐助款后,会自觉地拿出50元,去帮助别的贫困生。用延长县黑家堡中学受资助学生王静的话说,“有你们的帮助,我的学习就有了无穷的动力。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有能力和你们一样,给更多的人更多的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