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2007-01-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范印华 我有话说

前不久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是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真正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

在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中加深认识

科学发展观不是简单的十几个字,也不是一般的个别论断,而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是我们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它以其鲜明的科学理念、深厚的思想内涵、严谨的内部结构、清晰的理论脉络,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科学体系。这个科学体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基石,以正在发展着的实践为依托,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目的,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把又好又快地发展作为本质要求,把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作为根本理念,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与时俱进、自主创新作为强大动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价值观、科学观、群众观、开放观,回答了“为谁发展”、“怎样发展”、“靠谁发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反映了形势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反映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实践性、系统性的科学理论体系。

之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相对完备的科学体系,就在于它具备了科学理论的共同特点和基本特征。首先,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精神,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理念,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次,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和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社会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中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科学发展观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刻总结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借鉴其他国家谋求发展的成败得失,合理吸收世界上研究发展问题的积极成果,全面、系统、科学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第三,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执政党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不仅是我们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也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只有从科学体系的高度来认识科学发展观,才能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它的实质和精义,才能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

在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中加深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与时俱进的伟大旗帜。惟其如此,马克思主义才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才在中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这是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认识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说毛泽东思想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邓小平理论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中国执政党向何处去的问题,那么科学发展观就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向何处去的问题。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今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还要看到,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实践也证明,科学发展观自提出以来,其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六个必须”,即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须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和最新体会,也是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的实践中,科学发展观必将在指导新的实践中得到新的丰富和发展。我们要善于用创新的精神、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发展观,善于把握体现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善于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中得出的新体会、新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中推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发展,在推动理论的发展中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在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加深认识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其实践性。在发展着的实践中发展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着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的实践,这既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也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如果离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实践,就难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的认识,也难以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因此,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必须使我们的认识建之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实践基础之上。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从而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指南,必须建之于科学发展观指导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基础之上。坚持以人为本,着眼改革成果的普惠性,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认认真真察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从而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遵循,必须建之于指导国民经济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实践基础之上。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调整经济结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坚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坚持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从而,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国民经济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强大动力。必须建之于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的实践基础之上。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指南、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也是指导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从而,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科学观、真理观,是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党的三大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

在不断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系中加深认识

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知,不仅在于从理论上阐释其真理性、科学性,更在于从落实中悉知其真理性、科学性,彰显其指导作用和巨大威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仅有一般号召不行,仅靠群众自觉也不行,仅仅当成口号喊更不行,而必须靠不断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系,使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纳入政策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以实现落实科学发展观效能的最大化。我们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实际上政策和策略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完善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经济发展民主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改进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领导模式和领导作风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从而保证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完善调动中央、地方和人民群众三个积极性的政策体系。怎样解决“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问题,怎样防止地方要么依赖中央、要么各行其是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问题,怎样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等问题,都要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机制。在这些方面虽有长足进步,但离政策体系的要求还有不小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完善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政策体系,而且要具体体现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比如,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进一步完善“三农”政策体系,实施支农惠农政策和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倾斜政策等;进一步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政策体系,落实监督管理机制和问责制度等;进一步完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政策体系,加快落实鼓励和支持创新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等;进一步完善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改进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等,以及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政策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政策体系、加快社会领域体制改革政策体系。这就必须完善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制度机制,惩治腐败的制度机制,建设和谐文化的制度机制,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制度机制等。这样,政策体系和制度机制的完善,可以有效地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所产生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进而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深化。

在提高领导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中加深认识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相应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同样需要相应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缺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很容易导致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简单化、表面化甚至庸俗化。这就表明,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必须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首先,要通过学习现代经济知识,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缺乏宏观经济知识和微观经济知识,不了解价格、税率、利率、汇率等调控手段的特点,不把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原理,不认识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不理解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特点,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就难免凭“拍脑门”决策。其次,要通过学习科技知识,提高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当今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创新的有机融合。科技进步创新的贡献率,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的关键所在。如果缺乏现代科技知识,不认识现代科技加速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不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及其产业化前景,不把握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深刻影响,那就不能科学确定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不能有力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也就难免成为科技时代的落伍者。再次,要通过学习现代管理知识,提高管理社会的能力。现在,我国社会是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是社会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已成为领导干部的当务之急。如果不了解社会结构演变规律的知识,不了解当代社会组织和管理知识,不了解社会和谐文化的知识,不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就可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小问题酿成大问题,老问题带出新问题,那么提高管理效能、建设和谐社会就会变成空谈。第四,要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依法治国是我们的基本方略,依法办事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如果不了解宪法,不了解民商法、经济法等实体法和诉讼法,不了解行政许可法,就难免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甚至干出违法违规的事来,更谈不上依法推动工作、解决矛盾,依法行政、提高效能。当然,提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最根本的是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其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所揭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要本着在打牢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拓展知识面,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能力素质。这样,就把领导干部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过程变成深化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过程,把深化认识的过程变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从而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