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爱的毁灭与诗性审美

2007-01-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侯耀忠 我有话说

一个传统剧目为什么能够在戏剧舞台上久演不衰,除了它本身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深刻思想内涵外,恐怕与一代又一代为其注入新的戏剧理念和时代意味有关。河南省豫剧二团不久前晋京演出的大型古装戏《秦雪梅》(改编张方、导演罗云、音乐设计赵国安),是豫剧阎派创始人阎立品的代表剧目。这次改编在继承阎派艺术的基

础上大胆创新,对原剧的情节进行了再提炼,将笔墨更多集中于充分展现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的几个重点场次,赋予了剧作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现代意识。

《秦雪梅》讲述了一个悲壮、凄美的爱情故事。雪梅与商林自幼订婚,两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后因商林之父遭陷入狱,家境败落,雪梅之父秦国正怕受株连绝情昧婚,致使商林含恨身亡。该剧不拘泥于原作对秦雪梅在婚变过程中的心理与情感的倾诉,而是着笔秦雪梅在遭受三次大的伤害中,如何由个人的情爱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圣洁与纯美,成就一曲人世间千古传唱的爱情悲歌。剧中展现的秦雪梅所遭受的三次大伤害,一是她与商林书馆邂逅,其父秦国正借故将商林赶出秦府,使她遭受到极大的情感伤害。在舞台表现上突出了她对父亲秦国正的满腔怨恨,对商林的担心与牵挂,对商家处境的怜悯、同情和焦虑。但她又企盼父亲能够改变主意,收回成命,因此她在尽力维护父女间的关系,而且要依靠这种关系换取商林返回秦府继续读书。雪梅在情感表达上显得有理智、有分寸,也显示出一个知识女性的涵养与风度。并且通过这些饱含深情的戏剧行动,表达了雪梅对情的执著、对爱的坚守,凸现了雪梅的质朴、忠厚、善良、正直的人品之美和情感深度。二是秦国正借过门冲喜之名,行移花接木之实,逼死身患重病的商林,使雪梅遭受到致命的打击和心灵伤害,表现出她对其父强烈的痛恨和对商林撕心裂肺的痛惜。如果说上一次伤害是秦国正对商林的蔑视和对商家的冷漠,那么这一次伤害则是恶意毁灭秦商两家的婚事。在严酷的事实面前,秦雪梅看清了父亲的险恶用心,看清了自己人生命运的变故,同时也看清了这种伤害的背后隐藏着阴暗的心理动机,她对自己的父亲由原来的怨恨转向了痛恨和憎恨。于是,她所有内心希望的泯灭和现实的苦痛都被细致地呈现在舞台上,从而彰显了她在权势和世俗面前的凛然正气和人格之美,并且从心理与情感上表现出对父亲的疏离和对商家的亲近。三是在商林不幸去世、商家陷入万分悲痛之时,秦国正百般阻止雪梅赴商家吊孝,要彻底扼杀雪梅对商林的爱,致使雪梅遭受到残酷的人性伤害。雪梅面对父亲的刁难和阻挡,为自己的爱,为自己的人格尊严,同时也是为人间正义,作出人生最后的抉择。雪梅赴商家吊孝是全剧的高潮,编剧发掘了原剧未能展开的空间,把灵堂由屋内移到了商家种植的梅林里。这个大胆的改动,使雪梅置于可以任意表达、任意挥洒的生命空间。

《秦雪梅》的舞台面貌也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它以抽象简洁而鲜明的象征性舞美装置与笼括一切的空灵背景互相映衬,构筑出浓郁的悲剧氛围和人物与命运抗争、与邪恶抗争的情绪空间,从而使舞台的形式意蕴显现得极其鲜明、丰富,由此所产生的时空感、层次感与戏曲传统的写意性表演手段相得益彰。而贯穿全剧与人物心灵历程亦步亦趋的仪式过程,对于在舞台上浓缩叙事,避免重叠的过场交待,顺利实现场与场之间的时空转换和人物情绪转递,引领观众进入最佳的审美状态,都起到了自然过渡与铺垫的作用。剧中以梅喻人,以梅抒情,以梅言志,梅花既是雪梅品格与人格的象征,又是人间真情、人间正义的象征,同时也是雪梅与商林忠贞爱情的象征。梅花不仅是人物心灵的写照,而且伴随着雪梅成为了一种崇高的文化精神。漫天雪花和盛开的梅花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景,加之对人物审美化的开掘,给观众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经验的审美情绪,而得到各自不同的艺术感受与想象空间。

随着时代审美心理的转化,如何使现代意识与传统剧目在戏剧舞台上实现水乳交融,《秦雪梅》做出了自己的实践与尝试。该剧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演绎了回肠荡气的人生大戏,以新颖的舞台张力完成了人性审美的塑造。细致入微的抒情色彩,更使人物充满活力与激情。诗化的表演和诗化的情感表达,不仅强化了人物性格特征,而且使观众在观赏过程中避免了过份沉重的心理压抑。因而尽管剧中凝聚了较深刻的悲剧意识,观众仍能感受到很强的戏曲温润和谐之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