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大厅因一大书柜的《大中华文库》而书香氤氲,来自法国、爱尔兰、瑞士、日本、埃及等许多国家的驻华外交官被这份文化气氛陶醉。这是《大中华文库》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四海经典文化传播中心为该文库整套全球发行所做的公关活动,这也是中国出版业向海外输出版权的最新尝试。不能与会的爱
这是令人欣喜的沟通、交流。这样的欣喜我们已经体验了许多次:
2005年,长江文艺出版社与世界最大的出版集团――培生集团下属的企鹅出版集团正式签订协议。该集团向《狼图腾》的作者支付10%的版税,预付10万美元,在全球16个国家发行该书的英文版。这不仅是我国中文原创图书首次被一次性买断全球英文版权,大规模进入英文主流文化市场,而且创下了我国出版业版权输出贸易中版税率、预付金额等多项第一。
2006年,第58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中国出版集团所属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音乐出版社、三联书店等出版单位版权贸易成果显著,签订输出版权合同88项,达成版权输出意向175项。与以往主要输出到我国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地区不同,这一次主要输出到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比利时等欧美国家。
中国出版人不断取得的这些业绩都根源于一个坚定的信念:中国出版必须走出去!
辟重关开鸟道中国出版不辱使命
近年来“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发展追求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背景上产生的。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萧东发教授认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在经济上体现出的“硬实力”已经十分明了,当前更要追求提升“软实力”,其内核就是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家文化的“全球普及性”。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有本国文化推广的计划,因为文化输出对于保护、发展和扩大本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中国文化产业核心部分,中国出版业必须担起着继承、发展与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责大任。长期以来,我国版权贸易输入远大于输出的情况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与中国悠久的历史很不般配。我们要通过版权贸易,特别是出版品贸易来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让世界分享到中国的先进文化之余,也增进我们国家的文化安全。萧东发表示,几年来实践表明,中国政府和中国出版人意识到了自己的使命并通过艰苦的努力取得了成效。
为了扭转长期以来我国版权贸易逆差的状况,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出版总署多次组织调研和研讨会。2000年8月,“中国图书版权贸易成就展”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举行。2002年,中国政府赠与德、法两国有关机构部分中国作品的版权。2003年,旨在资助国外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图书的“金水桥计划”启动。2004年下半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启动,该计划包括资助翻译费、鼓励外国出版商和出版机构翻译出版发行中国图书、向国外图书馆赠送关于中国的图书等内容。2005年,“推广计划”与英、法等国的10余家出版机构签署了资助300多万元人民币、出版179种图书的协议。2006年,该计划增大了资助额度,有1000多种图书纳入该计划的推荐书目,凡购买或获赠国内出版机构版权的国外出版机构,均将得到翻译费资助。
让驻华外交官们备感兴趣的《大中华文库》是中国出版人十年磨剑的结晶。1995年,我国出版界及学界一批有识之士有感于国外对于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萌发了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系统、准确地翻译成外文,介绍给海外读者的念头。此举迅速得到了新闻出版总署的支持,并将此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之中。十几年过去,参与此项盛事的已有16家出版社。《大中华文库》也成为中国历史上首次系统全面地向世界推出外文版中国文化典籍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目前,半数选题已高质量出版并发行海内外,广受称赞。11年前的远见卓识、矢志追求在中国出版业全力探索“走出去”发展战略的今天尤显意义不凡。
变机制促精品中国声音日渐响亮
中国出版物版权贸易取得的突破不是偶然的,这是中国出版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水到渠成的结果。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聂震宁表示:“近年来出版集团化建设为中国出版业增添了活力。出版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保障了原创优秀出版物的不断涌现。”
聂震宁说,2002年成立的中国出版集团汇集了中国最负盛名的一批优秀出版社。出版集团的成立势必带来集约化的经营要求,这就推动出版业改变旧有观念,整合出版资源,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中国出版集团成立后,每年都会组织集团内外专家对各出版社的出版选题进行评议、优化、筛选。这其中,每一次都专门对“走出去”图书选题特别做了要求,像中华书局的《正说清朝十二帝》就是在2003年的选题会上确定的。该书出版后在海外很受欢迎。
出版体制改革对中国出版事业的促进是全方位的,机制创新使得中国各出版机构灵活高效地运转。在走出去实践中,合作出版、版权输出、实物出口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被创造出来。像《大中华文库》就把全球发行的独家代理交付给了以推动“经典诵读工程”而名声大噪的民间机构四海经典文化传播中心。这样的事情在以前是很难出现的,但出版体制改革让一切有利于中国出版繁荣、有利于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形式都成为可能。
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在“走出去”方面取得的成就则得力于他们的“本土化”战略。据集团副总裁齐平景介绍,从2004年开始,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全面推进外向型书刊本土化发展。经过近3年的努力,这一追求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该集团推出的外向型书刊先后在埃及、墨西哥、俄罗斯、东京本土出版发行,针对性、时效性明显提高,发行量不断增加。集团驻美长河出版社、香港和平图书公司等用当地语言文字出版中国题材图书300余种,并进入当地发行主渠道。《见证中国》、《中国学者看世界》等图书得到了市场认可和读者好评,有的登上了当地销售排行榜。
萧东发认为,中国要成为出版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现在我们也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契机。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汉语热”加速升温,像美国已有2400多所中学开设了汉语课,这为中国出版走出去带来了无限的生机。现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合作出版《我和中国》,在实现对外汉语教材本土化和打入海外出版发行主渠道方面就迈出了重要一步,真正实现了汉语教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出版人将会奉献出更多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精品佳作,并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传达到世界各地,在世界图书舞台上展示出更矫健的身手,让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进步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