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浏览与路上闲谈
2007年1月11日,家住北京西城区大六部街口的居民张大妈从早市买菜回来,一张贴在“法制园地”宣传橱窗的张贴画引起了她的注意,宣传画的标题叫“查防美国白蛾,保护绿色家园”。她拎着菜,绕过停在橱窗前面的一辆轿车,仔细阅读起来。这张画贴在这里已经有一段时
美国白蛾成虫。 |
张大妈看的宣传画是北京林保站分发的,北京的各个社区里都张贴着这样的宣传画,“北京市林业有害生物咨询电话”和北京市林保站及各区县农委、园林局、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等32个职能部门的电话号码都列在上面,号召市民“发现可疑情况,就与当地主管部门联系”。房山区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说:“这些宣传画还是有用的,当地居民发现了白蛾都往我们这送;我们这白色的蛾子不少,不仅是美国白蛾。所以,最后还需要我们进行鉴定。”
朝阳区林保站的赵科长说:“现在是虫子的休眠期,美国白蛾正在地下三十厘米左右的地方过冬呢,到4月中期它们就会爬出地面,开始顺着树往上爬。到5月份,他们的‘危害才能’就强烈地显出来了,因为它在幼虫向成蛾生长的阶段,特别能吃。这种虫子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呆在‘脏乱差’的地方,尤其是卫生死角,平常注意的人少,因此,建立群众性的监测点是有好处的。如果做得好,北京有可能实现‘有虫无灾’。要想消灭美国白蛾是不可能的,世界上的生物――即使是外来生物,都不容易消灭,只要能够找到生态平衡点,将其控制住,不让其成灾,就很好了。”
一只尚在地下沉睡的虫子,竟让北京的不少单位“揪”起心来。
2006年,北京的“虫情” 突然紧张
美国白蛾原产北美地区,现分布于北美、欧洲和亚洲地区的17个国家,是一种严重危害林木的食叶性害虫,喜食行道树,被列为世界性检疫对象。该虫适生范围广,繁殖力强,传播途径多,蔓延快,暴发性强,危害性大,除治难度大。每年5月前后,它的幼虫开始吐丝结网,吞噬叶片,可以把整棵树的叶子吃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树死亡或影响正常生长。它直接危害的森林植物和农作物达300多种。
2006年3月以来,美国白蛾,这只小小的昆虫,引起了北京林木病虫害防治部门的高度关注。由于发现疫点呈扩散之势,专家认为其在京津冀地区已具备了大爆发的可能。
2006年3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防治,确保首都及周边地区生态安全。
这是国务院办公厅第二次这么做。第一次下发通知是为防治松材线虫病,它能够在四天内很快把松树致死,一旦传播,会造成大范围的跨区域灾害。
显然,防治美国白蛾,紧迫性不容置疑。
北京林业部门已增设至1500余个监测测报点,由近2万生态林管护员进行全天候严密监测。此外,还将使用飞机防治450架次、繁育其天敌来进行围剿。
2006年4月17日,在顺义区张镇张各庄村,北京地区2006年的第一只美国白蛾成虫被发现;截至5月22日,北京已监测到越冬代成虫27890只。而在2005年同期,这个数字只有约700只。白蛾入侵我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但“进攻”北京还是近几年的事。
2003年9月,在平谷区金海湖的停车场发现了疑似美国白蛾;2005年,在大兴、通州、顺义、平谷和怀柔5区县监测到美国白蛾;2006年,北京已有13个区县发现了美国白蛾疫情,祸及5万多株树木。
“如果不做好防治,美国白蛾可能侵入北京市区。如果进入了市区,那么上到树木、下到草坪都将遭殃。如果不赶紧加以控制的话,它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北京奥运。”在国家林业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总工程师吴坚说。
吴坚的担心不无依据。事实上,这种可借助交通工具长途传播的害虫在2006年的“五一”期间就搭附“旅游列车”,现身天坛公园和龙潭湖公园,这是北京二环内首次出现美国白蛾。
2007年的情况会怎么样?目前难以预测。
为了剿灭白蛾,北京除增设测报点严密监测外,还筹集了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防控。计划使用飞机防治450个架次,防控面积45万亩;计划繁育10亿只周氏啮小蜂,它们是美国白蛾的天敌。
国家林业局加大了防治力度,牵头组织制定了美国白蛾防治方案,召开了防治方案专家论证会;专门成立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4省市美国白蛾联防联治工作协调组,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建立了疫情报告、信息通报、同步防治、定期检查、工作奖惩等多项制度。按照这些制度,各地普遍建立起了防控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将除治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基层单位和林权所有者。
策略不足,危害加剧
美国白蛾适生范围广,繁殖力特强,一只雌蛾一次可产卵800至2000粒,年平均繁殖后代3000万头,最多可达2亿头以上。而且传播途径多,如无有效防治,势必造成迅速蔓延。白蛾具有暴食性,可将成片的树林树叶横扫一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有人称之为无烟的火灾。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解焱,多年来一直在关注生物多样性与外来生物入侵问题。她说,美国白蛾适生范围广,繁殖力特强,一只雌蛾一次可产卵800至2000粒,年平均繁殖后代3000万头,最多可达2亿头以上。而且传播途径多,如无有效防治,势必造成迅速蔓延。最具危害的是,白蛾具有暴食性,可将成片的树林树叶横扫一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有人称之为无烟的火灾。此外,被害树长势衰弱,易遭其他病虫害的侵袭,并降低抗寒抗逆能力。
外来物种入侵有三种途径,即有意识引进、无意识引进和自然入侵。
有意识引进最初是出于农林牧渔生产、景观美化、生态环境改造等目的从正规渠道引进的物种,但是引进后“演变”为入侵物种,比如,20世纪70年代,我国将原产南美洲的水葫芦(凤眼莲)作为猪饲料引进,但现在水葫芦已遍布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河湖水塘。连绵1000公顷的滇池,水葫芦疯长成灾,严重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已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
靠自身的扩散传播力或借助于自然力而传入属于自然入侵,微甘菊和美洲斑潜蝇就是靠自然因素入侵我国的。
无意识引入则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而传入的物种,美国白蛾的入侵就属于此类。
从北纬20度到50度都是美国白蛾的适生区,北京正处于其中。1979年美国白蛾入侵我国辽宁省丹东市之后,开始在我国其他地区蔓延,相继在山东、陕西、河北、上海等地出现。它喜食的树种有100多种,如果没有喜欢吃的树叶,它甚至会啃食农作物、蔬菜、杂草等一切绿色植物。1995年发生在天津市塘沽区的白蛾暴食绿叶事件,导致28万亩树木的树叶被一扫而光,就是“前车之鉴”。
1985年,美国白蛾在陕西省武功县某机场附近大暴发。当年亲自参与扑灭行动的武汉大学教授、生物毒素专家刘岱岳回忆说:“美国白蛾将机场附近的树叶都吃光了,损失很大,以至于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共同发出了《关于迅速扑灭陕西境内美国白蛾的紧急通知》。”
1979年,美国白蛾从朝鲜入侵丹东市后,刘岱岳曾于1980年到丹东市游说当地领导用病毒杀虫剂打一场歼灭战,将美国白蛾堵住,就地根除。可是当地领导对美国白蛾的危害认识不足,以没有资金投入为由而作罢。结果,他“在做了几个防治试验后,扫兴而归”。
1998年,我国启动了美国白蛾国家级治理工程,工程范围覆盖北京、天津、河北3省(市)的67个县(区),一度取得较好的效果。
到2002年,我国美国白蛾的防治总面积达261.5万亩(次),根除了3个新发生县和93个乡镇疫点,发生面积由39.7万亩压缩到21.95万亩,发生区距北京的直线距离至少后退了10公里。陕西省经过22年的努力,已将疫情从当时9个县511个村及281个单位减少到目前的1个县18个村;山东省采取以生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技术,遏制了美国白蛾的扩散蔓延势头;辽宁、河北、天津等地采取人工、物理、生物、药剂等综合技术手段,有效地控制了美国白蛾扩散蔓延速度和危害程度。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站长赵良平指出:“除了自然扩散之外,人为的殆惰因素是反弹的原因之一。部分地方在美国白蛾防治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思想有些麻痹,措施上有些放松,再加上一些其他原因,造成了美国白蛾这几年逐步反弹。”
2006年,全国共发生美国白蛾虫情面积269.7万亩,比2005年同期增加6个百分点,新增疫区县12个。
北京将由“药”转“虫”
北京的防治工作也在借鉴全国已有的经验。
一些地方在防治工作中,已经摸索出了一些好的管理机制。天津市武清区试行了“专业队查防联包制”,将区内54.8万亩林地划分成60个查治区,组建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的民营专业队,分别管辖1个或几个查治区,实行监测和防治一体化,由乡镇政府监控专业队的防治效果;河北秦皇岛等地采取收购美国白蛾网幕的办法,发动群众采集网幕,效果很好。
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司长魏殿生表示,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对于美国白蛾,目前我国已总结出一些比较成熟的防治技术,美国白蛾是可防可控的。其中包括使用仿生制剂飞机或地面无公害防治、灯光诱杀、施放寄生蜂、剪除网幕、挖蛹等生物、物理和人工措施。同时,周氏啮小蜂施放技术、病毒杀虫剂使用技术、高大林木施药技术、灯光监测及国产化信息素监测等技术也在逐步大面积推广使用。
北京过去主要使用人工防治和药物杀灭。
人工防治的重点是在5月份。美国白蛾有一个特性,即“从下往上走”,先危害树木的下方部分,然后逐渐往树身中段走,蜕变到第三代时,开始危害树木顶部。因此,专家一致认为,比较好的防治时间,特别是人工办法防治最佳时机,就是每年5月份的第一代。
|
国家林业局为此专门要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要积极向辽宁省、山东省学习,使用更为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尤其是生物防治措施来控制美国白蛾。
2006年9月21日,国家林业局造林司总工程师吴坚,到离北京颇近的河北廊坊考察当地的美国白蛾防治情况。考察结束后,他认为,廊坊应当制定详细完善的实施方案,细化防治责任,每一户、每一地块、每一棵树都要有人负责除治,切实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树”。
同时,他建议廊坊应该加大生物防治力度,禁止使用“乐果”等高毒、高残留的化学药剂,保护人、畜及生态安全,提倡利用生物天敌、生物仿生农药实现对美国白蛾可持续控制。
与吴坚一样,几乎所有的专家都建议采用生物防治技术。通俗地说,生物防治就是“以虫治虫”,投放美国白蛾的天敌――周氏啮小蜂。
“以虫治虫”的办法是中国林科院森保所的杨忠岐找到的。他在采集到的美国白蛾蛹中意外发现了寄生其中的一种不知名小蜂――后来就被杨忠岐命名为“白蛾周氏啮小蜂”。这种小蜂体长才2毫米左右,却拥有异常尖锐的产卵器,能刺透美国白蛾坚硬的蛹表皮。这些原本寄生在柳毒蛾、榆毒蛾蛹中的小蜂,如今竟成了美国白蛾遭遇的中国本土天敌。
2005年起,北京林业生物防治研究推广中心开始大规模繁育周氏啮小蜂。目前,周氏啮小蜂不但已经“本土化”,还攻克了“迅速繁殖”的难关,一个蜂茧就能出上千头蜂,两三棵树放一个蜂茧就能控制灾情。采用周氏啮小蜂作为生物防治在山东烟台、青岛和辽宁大连都取得了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据专家估计,经过人工剪除网幕、部署诱杀型黑光灯、飞防喷洒药剂,美国白蛾仍有三四成的幸存率。周氏啮小蜂正好用来对付这些“残余部队”。2006年,北京繁育10亿只,数量比2005年多一倍。为了提高生物防治水平,2006年,林业部门在6万多亩林地上进行了试验。
2007年的繁育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筹划”中的“首都生物防治圈”
北京朝阳区林保站的赵科长告诉记者:“周氏啮小蜂不仅是美国白蛾的天敌,也是一些其他昆虫的天敌。周氏啮小蜂并不是万能的,因为它只在美国白蛾生长的某个阶段能够起到作用,并且它还需要精心饲养,如果错过关键阶段,就得考虑其他措施了。”
为了提防麻痹大意,有关部门印了20多万份宣传资料,2007年初分发给河北、天津美国白蛾重灾区的老百姓。“在一些地方,有些人看到美国白蛾也习以为常。只有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了解并广泛参与,防治才能收到好效果。”
吴坚认为,科技支撑非常重要,对美国白蛾的研究还要进一步加强。在这方面,要学习红脂大小蠹的防治案例:红脂大小蠹也是外来林木虫害,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造成大量树木死亡。中科院设立科研项目,研究适合国情的引诱剂,取得了突破。红脂大小蠹的发生范围,已经由几百万亩控制到了一百万亩左右。
同时,国家林业局也制定了三年的防治目标,打算确保北京市不发现疫情,一旦发生立即扑灭。同时,对周边地区,特别是环北京二十公里以内的地区,要求减少发生面积,要控制灾情。特别是在控制灾情以后,再把生物防治技术用起来,向山东学习,向辽宁大连学习,他们都用生物防治达到“有虫不成灾”。吴坚说:“食叶害虫要完完全全扑灭是很难的,但是只要控制它不成灾,数量比较低,就能达到目标。”
2006年12月底,北京市科委联合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等职能部门共同实施的“首都生态圈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项目”在北京师范大学启动。通过该项目,将成立“首都生态圈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研究中心”,并建立一个集信息处理、监测、研究、预警、防控为一体的长效机制和综合治理方案。
“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项目”主要承担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徐汝梅介绍说,美国白蛾从幼虫长到成蛾的过程,要先后“蜕变”三代;成熟后的美国白蛾,每只雌蛾产卵可达到2000―3000粒;传播途径多,蔓延快,暴发性强,每年可向外扩散35―50公里。美国白蛾比较“喜欢城市”,侵入绿化密集区和林荫道之后,真是让人难以招架,几天之内就能吃光绿叶,让树木成为“光头”。
为控制美国白蛾蔓延,建立长期有效的防治体系,北京于2006年9月专门召开全市防控美国白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区县、各部门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徐汝梅指出,过去,我国对于外来物种的防治,主要是针对已暴发的物种进行传播机理的研究,而没有按照一个地区的地理、生态条件做系统的监测工作。该项目将结合北京的四大功能区(即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按照最有可能传入和暴发的入侵物种名单,针对各个生态系统类型建立100个监测点,定期进行系统调查,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库。该项目的启动,是建立针对外来入侵物种全方位防控系统和长期防控机制的有效对策,必将为建立基于生态规律的长效防控机制积累经验。“目的,就是为了建设一个网络缜密的信息平台。不过,目前一切都正在筹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