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只出口一辆车”之羞

2007-01-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山峰 我有话说

  国家五权威部门近日联合发出《关于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通知》,决定对汽车整车产品(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底盘及成套散件)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对汽车生产企业实行出口资质管理,对汽车出口经营企业实行生产企业授权经营管理。这一举措说来不过是“行业动作”,可它传递的信息显然是政

策收紧。如果把这个动作放在中国汽车出口迅猛推进的喜人数字面前,这一幕明显的“反弹琵琶”,怎么琢磨都不能不令人再三寻味。

先说去年,2006年我国汽车出口有望达到创纪录的34万辆,比2005年增长一倍左右,其中轿车出口有望达到9万多辆,比2005年增长200%。

再把目光放得更远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汽车出口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2002年中国出口汽车整车(含成套散件)2万辆,2003年出口4.8万辆,2004年出口7.8万辆,2005年出口17.2万辆。这表明中国汽车工业的综合实力在竞争中得到了明显的加强。正因如此,我国政府已把汽车工业定为国家支柱产业,把鼓励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定为汽车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但也有一些事实是多数人所不知道的。比如,2005年我国整车出口企业在海关有记录的1025家。在这1025家中,出口在100辆以下的高达898家,在10辆以下的就有600家。而全年只出口一辆车的企业竟有185家。单就这只出口一辆车的185家企业来说,他们要实现出口,不靠低价竞销靠什么?不通过自相残杀又能如何?发展下去势必直接威胁我国出口汽车产品的质量和国际声誉。最近有许多专家指出:一个出口在10辆以下的企业不可能建立良好的售后服务和维修体系,这种出口企业除了搞“一锤子买卖”等令人难堪的动作,很难有其他出息。再多揭露一点,之所以有些企业出口量很小,是因为其出口车达不到进口国的认证标准,只能以试验样车的名义规避对方的认证程序。如果任这种为出口而出口、为数量而数量的现象发展,中国汽车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注定是流于空谈。

事实上,中国汽车出口在迅猛发展的表象下,远不止存在着“只出口一辆车”这一种怪象,而是面临七大隐忧:一是中国对国际资源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二是出口企业整体竞争力仍然不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而外部竞争形势日益严峻;三是国内出口市场秩序亟待规范;四是出口汽车质量有待提高,售后维修服务网络尚不健全;五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增多;六是国外非关税壁垒的挑战增加;七是汽车产品贸易摩擦处于高峰期,并将长期存在。如果想让汽车工业真正成为国家支柱产业,想让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成为汽车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想实现汽车产品的持续出口,想从汽车制造大国走向汽车强国,面对汽车出口中的乱象,中国该出手了。

顺便说一下,上述五部门是: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其所发《通知》明确: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取消下一年度从事汽车整车产品出口资格:提供虚假资质证明材料的;其产品被相关部门认定为侵犯知识产权的;伪造生产企业授权证明的;出口非自产或非授权企业产品的;出口汽车在国外有重大质量事件并对我国出口汽车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有其他违反本通知规定行为和不诚信行为的。

投机取巧、贪图小利、破坏中国汽车声誉者,走着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