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朝九晚五”能给小学生减负吗

2007-01-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钱建强 我有话说

最近,央视报道说,北京教育专家建议,小学实行“朝九晚五”的上学时间,以让小学生获得更多的睡眠。

这是给学生减负的一个新招,管不管用?难说。表面上,小学生“朝九晚五”,压缩了上课时间,腾出了课余时间。然而,在原来课程满满当当的情况下,学生的

课余时间尚被侵占,如今的“瘦身”要为孩子们赢得一些闲暇时光,是否有点儿一厢情愿?以前,有些地方有些学校不是限定过家庭作业(比如不得超过一个小时),以便保障学生的休息时间吗?但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似乎远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朝九晚五”恐怕也还是个好看不好用的制度。

这些年来,教育领域减负的招数层出不穷,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教育行政部门,态度鲜明、措施坚决:成立“减负领导小组”,明确领导职责,组织减负专项监督,公布减负举报电话,弱化升学指标和学校排名等等。在上海,减负行动甚至动用了“立法”的力量――《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专列条文,规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行与入学挂钩的考试,不得张榜公布考试成绩,不得推销教辅材料等内容。整体来看,教育行政部门在此问题上,不惮其烦,三令五申,可谓用心良苦。在学校和老师方面,为了减负,进行教学创新,签订目标责任书,缩减教学材料……亦是想方设法,尽心尽力。不过,针对减负的“围剿战”打了一年又一年,至今还是烽火不断,硝烟四起。那些沉甸甸的书包,依然压在孩子和家长们的肩头,也压在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肩头。“朝九晚五”就事论事,不触及根本,要想给大家松口气,不见得比以前那些招数高明。

减负的老话题,没有常话常新的味道,却老被人们挂在嘴边,这本身就说明学生负担过重的积弊根深蒂固,不易铲除。只要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局面没有根本转变,只要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指挥棒的教学体制没有变革,只要社会对教育的偏颇观念和心理没有调整,减负就是一件隔靴搔痒的事情。课业负担过重,是一切不合理的教育目标、制度、观念在学生身上的集中体现,解决之道当然不能只盯着学生的书包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