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电影在创作数量、质量、后电影开发等诸多方面都刷新了历史纪录。在电影产业链条中,作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长春电影集团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与此同时,新兴的民营影视制作机构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茁壮成长,与国有制片机构一起,构筑了和谐的文化氛围。
改革让长影集团
焕发活力
长影集团今非昔比。1997年账户上只有3万元流动资金,濒临倒闭,如今拥有“长影世纪城”大型主题公园、两个股份制制片公司、洗印厂、电视频道、发行院线,具备每年出品十余部影片的能力。目前,长影集团总资产已由1997年末改革前的1.7亿元增加到10亿元。
|
2006年,长影集团生产的18部影片广受好评:《十三棵泡桐》在第十三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获评审团大奖;《大娃娃与小公主》在第五届圣彼得堡国际电影节上一举夺得三项大奖;《大东巴的女儿》分别在第八届长春电影节、2006年希腊―塞浦路斯电影节和日本福祉大学举办的评选中获得奖项;《任长霞》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两个裹红头巾的女人》获第八届长春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第十三届中国人口文化奖电影奖项;《大道如天》被国家广电总局作为向建党85周年献礼的影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长影集团还和海外机构合作制片,与美国合拍了《微笑》,与波兰合拍了《虎年之恋》,与朝鲜合拍了《东方角斗士》,与香港合拍了《新忠烈图》,这些影片在海外放映反响极好。
2006年长影世纪城的落成,更让世人对长影集团的产业化速度刮目相看。可以和美国好莱坞环球影城一比高下的“世纪城”主题公园集成了大电影概念,环幕动感电影、6层楼高的巨幕电影、三维立体电影、4D电影、水幕电影、激光电影、悬浮电影等让观众目不暇接,在自主制作的特效影片中,营造出了逼真的现场氛围,和小动物共处、在天空漫游,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值得称道的是长影世纪城高举着民族电影的旗帜,向国外学习,却绝不照搬,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英雄秀场”就是“世纪城”主题公园亮点之一,在那里,长影拍摄的著名影片《英雄儿女》、《平原游击队》等场面都被再现出来。不少电影拍摄制作过程中的环节也作为科普知识以轻松的方式让观众接受。
集团负责人赵国光总结说,是改革让长影集团焕发了活力。长影集团在改革之路上探索了8年,在体制上实现了由事业向企业转轨;在产权上由单一的国有独资组建为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产权多元化、责任有限化、管理科学化;在产业结构上,改变了单一制片局面,构建了大电影产业链,以制片业为龙头,向旅游业、电视业、发行放映业等拓展和延伸;在社会保障上,长影全员参加了社会保险,员工老有所养,而用人制度又在全员聘用的基础上以项目为核心,择优选用;在制片机制上,嫁接了民营公司经营的机制,改变了用别人的钱、拍别人的戏,个人赚钱、企业亏损的状况;两个股份制制片公司就像两艘快艇带动了电影的创作生产。而对长影原有的洗印厂、乐团、招待所等附属机构的改制也效果显著。长影洗印厂去年上缴利润600多万元,而长影乐团也通过各种演出实现了利润增长。
民营影视制作机构发展迅速
与老电影基地改革成功遥相呼应的是新兴民营影视制作机构的发展壮大。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去年一年生产的影片票房达到了3.4亿元,占有华语电影市场的主要份额,其旗下公司生产的影片《可可西里》在世界各大电影节至今风光无限,去年上映的《夜宴》也在市场上表现出色。
集团董事长王中军说,国有和民营没有任何待遇的不同,国家对民营影视制作机构的发展非常关心,这也让我们充满信心,所以采取的是做长线的态度,敢于探索艺术电影,敢于将资金投向有潜力却没有名气的青年导演,路学长、陆川、陈大明等都是通过“华谊兄弟”的平台为观众所熟悉。“华谊兄弟”准备加快步伐,目前正在探索新的融资方式,2007年新片就想采取“预卖”的方式请院线提前介入,达成信用协议,然后向银行贷款,有效融资。而与国内规模化的民营公司合作制片,与发行院线甚至制片人、编剧、导演、演员的新合作方式也在积极探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