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疆木垒发现麦西来甫原生态形式

2007-01-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王瑟 我有话说

本报乌鲁木齐1月23日电一种新的麦西来甫表演形式近日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被发现。有关专家按其特点将其命名为塔合(维吾尔族,意为山里面)麦西来甫。

麦西来甫是新疆维吾尔族群众集会时进行歌舞表演的一种形式。塔合麦西来甫主要分布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博斯塘乡博斯塘村、东城镇的沈家沟

村和照壁山乡,这里的居民均为以牧业为主的维吾尔族。从歌词内容、节奏、演奏方式和结构组成上看,都与新疆南疆等的麦西来甫有很大不同。南疆的麦西来甫一般歌词反映耕种收割,如哈密的青苗麦西来甫,节奏变化少,一般一首曲子就一个节奏,整个麦西来甫一般由9部分组成。

而塔合麦西来甫类型则丰富许多,既有节日麦西来甫、婚嫁麦西来甫,又有地域特点明显的卡尔拉克麦西来甫(每年下第一场雪时举办)、亚木吾尔里克麦西来甫(每年下第一场雨时举办)等等,参加活动人数不限。歌词内容除了传统的咏述真主、情歌以外,多反映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演唱者有直接骑在马背上,一边击打手鼓,一边伴着马铃声和马蹄声的节奏演唱的,也有席地而坐演唱的。塔合麦西来甫节奏变化较快,通常一首曲子要变化三种以上,多反映骏马奔腾、围猎等内容,伴奏乐器主要有达普、都它尔、萨它尔等。专家分析可能由于游牧生活变化快,在马背上演奏受限所致。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维吾尔族是约3000年前从吐鲁番一带过去的放牧维吾尔族人,在与当地游牧的蒙古族、哈萨克族融合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反映山区草原文化的麦西来甫,它是维吾尔族文化中较为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与发展,在民族学、民俗学、文化演变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尤其是在今天,处于濒危状态的塔合麦西来甫更具有保护意义。目前,昌吉回族自治州正着手将其申报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