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岁末年初,又是演出市场的黄金时期,经纪公司忙着抢占市场,广大观众也在盘算着掏钱买票――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是,每每此时,正常情况下却掩盖着许许多多的不正常。媒体报道:外国草台班子冒充一流来华骗钱,各种以次充好的演出团充斥文化市场,“顶级”、“一流”、“
大师”满天飞……其实,这种状况不是一年两年了,也不是岁末年初的专有现象。但是,多年来未见好转,所以有再次分析原因、警示世人的必要。
我以为,由此种种现象,可以看出我们的文化市场还不健全,我们的文化产品还不丰富,我们的识别能力还不够强。
首先,就像我们的商品市场不够健全一样,文化市场也同样不健全。只不过,一场以次充好的音乐会并没有带给人们直接的健康危害,也没有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于是,一次次的欺骗和上当之后,监管方没有立下任何规矩,受害方也不再追究。但其实,这种无形危害与工业盐冒充食盐、多宝鱼违禁用药、苏丹红搀进食品一样,严重毒害着我们的社会肌体。试想,如果我们的观众在观看一次期望值很高的演出后,发出了“他们就是欺负观众是外行,可以随便忽悠”(《钱江晚报》2006年12月24日)的气愤之辞,这对我们本来就很脆弱的诚信体系是否造成了进一步的打击?
其次,在我们文化市场中,还没有太多可供观众选择的节目。也就是说,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还没有奉献出丰富多采的演出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所以当一听说有外国某某“国家级乐团”来了,某某“顶级大师”来访,便趋之若鹜,饥不择食。最近多家报刊都刊登了旅德音乐家李飚看到有人在德国招募赴中国演出的演奏员时,从德国发回信息提醒国内警惕“李鬼”乐团一事,其实笔者也是收到此信息的人之一。试想,当这样临时搭建起来的班子以“国家交响乐团”的名义来到中国把观众骗进剧场后,这对我们的国际形象将会是怎样的贬损?
再次,我们的观众还不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从艺术角度说,也就是鉴赏能力。其实,如果对一些文艺领域有了解的话,就会从经纪公司的骗人的广告词中看出破绽。“顶级”能有几个?“第一”又有多少?“皇家”、“大师”都不是说说而已,还要有一些相应的内容,如果没有一定的常识的话,就很容易被那几个眩目的字眼儿所迷惑。纵观近年演出市场,那些被忽悠得最厉害的往往是虚假货色,可是有些真正好的演出却由于没有太多宣传反倒被人忽略了。其实我们从不反对各个层次上的文化交流,只是呼吁实事求是,反对浮夸瞎吹。
伟大的捷克革命家尤利乌斯・伏契克在他临终时留下遗言:“善良的人们,你们可要警惕啊!”六十多年过去了,面对屡屡上当受骗的善良观众,我再一次想起了这句痛切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