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陈征从护校毕业,分配到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现北京地坛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同年10月1日,作为北京市卫生系统唯一的护士代表,陈征参加了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代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70年1月,22岁的陈征随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搬迁到祖国的大西北――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在那里一
西北10年,为了工作,陈征克服了许多个人生活困难。结婚后她与丈夫两地分居,独自带着女儿。一次,由于产妇情况紧急,她把熟睡的孩子锁在家中。只有10个月大的孩子醒后从床上摔到地上,又爬到门口,头破血流。完成接生任务回来,陈征还没到门口,就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她急忙开门,又把爬到门口的孩子撞出去好远。抱起满脸泥土、煤末、血和泪水的女儿,孩子见到妈妈天真地笑了,而陈征却心疼得哭了。
2003年,北京地坛医院成为第一批非典定点医院,作为医院防治小组成员和医院护理工作总指挥、总调度,尽管已年过半百,陈征仍亲临一线。在形势最紧、工作最忙的时候,陈征还及时撰写出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的光盘脚本,指导了全国多家医院的职业防护。她还应邀到安贞、中日等医院讲授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知识。那一年,北京地坛医院获得“全国抗击非典先进单位”称号,陈征个人也被评为“全国抗击非典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4年,医院决定成立社会服务部。面对这个挑战性的全新岗位,陈征毅然参加竞聘,担当起社会服务部主任。
从此,电话随访出院病人、反馈患者意见、上门为病人服务、指导家属照料病人起居、提供预约挂号、预约检查、接听热线咨询等院后的延伸服务慢慢开展起来……一般的热线电话铃声不断,陈征她们又增加了艾滋病热线咨询。一位外地妇女下夜班时被坏人强暴,怀疑自己被感染艾滋病,既不敢告诉自己的丈夫,又不敢和丈夫亲密,因此还被丈夫误解,家庭面临破裂。痛苦的她拿着检测HIV阴性的化验单咨询了当地专家,当听专家说艾滋病潜伏期可达七八年时,她绝望了,想点燃自家的煤气,全家同归于尽。抱着一线生的希望,这位妇女将电话打到社会服务部热线咨询,接线医生将窗口期时间与她受害时间联系起来分析后,告诉她肯定没有被感染,她感激地哭了。
陈征执著地坚持41年留在传染病护理岗位,她目前的工作依旧没有离开“护理”两字,只是开辟了一片护理工作的新天地。2005年,她荣获第40届“南丁格尔奖章”。陈征总说:“我庆幸选择了护理专业,我永远热爱护理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