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给“高烧”地球降温

2007-01-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齐芳 我有话说

这个冬天,暖冬天气在世界各地连破纪录。黑龙江1月上旬平均气温创下1951年以来冬季气温最高值。而本应与1月20日、21日在法国举行的世界杯男子滑雪赛也因“高温”被迫取消。然而根据科学家们的预测,这还远不是历史最高点――2007年将可能超越1998年而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科学家们说,地球正在发“高烧”

,该给地球降降温了!

全球变暖可能带来毁灭性结果

在DIVERSITAS中国委员会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显示的照片中,人们清楚地看到原本长在山脚下的树种,逐渐“爬上”了山顶。“也许很多人认为是好事,但大家想想,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原本应该生长在山顶的树种就可能会灭绝。”陈宜瑜说。

如果照片不够震撼,再看看这个例子: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全球变暖导致海洋温度升高,对珊瑚和鱼类造成的影响比原先想象的严重,这种影响是长期性和毁灭性的。英国纽卡斯尔大学首席研究员尼克・格雷厄姆说,珊瑚礁在受到干扰后有时可以恢复,但如今许多珊瑚所遭受的损坏已经丧失了“恢复的可能性”,在他们调查区域内的大部分珊瑚礁和海洋生物可能已永久消失。

陈宜瑜说:“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作为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主要载体,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也经历着地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

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全球变暖的灾难性后果已经初露端倪。

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只是全球变暖的灾难性后果之一。

生物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再上升2℃,这些改变可能会产生不少新生疾病,一些本已销声匿迹的病毒也会卷土重来。

地质学家预测:全球变暖直接导致冰盖融化,释放出在地壳中被压制的引力,引发包括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极端地质事故。

气象学家预测:全球变暖可能带来更多气象灾害。美国科学家雷格・霍兰表示,气候变化是导致去年大西洋飓风的最直接原因。美国热带气候预测中心预计,今年飓风气候仍会比正常偏多。

环境学家预测:北极地区的长年积冰已陷入“一触速溶”的境地,这些长年存在的积冰将会在未来数十年内加速融化,到2040年夏天,北冰洋可能只是一片汪洋。

人类活动是地球“高烧”的主因

几乎所有科学家都承认,人类活动可能是地球“高烧”的主因,特别是人类近100多年的活动,已经打破了地球保持了2000多年的平稳温度。美国科学家重构了过去2000多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得出的数据“进一步证明,人类活动应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负大部分责任”。

中科院副院长陈竺说:“最近几十年,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迅速扩大,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带来的需求空前增长,造成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退化、物种灭绝和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重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人类与其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气候学家迈克尔・曼,雷蒙德・布拉德利和马尔科姆・休斯就根据历史气象记录绘制了著名的“曲棍球杆”图。在大约1900年之前的地球气温一直保持大致平稳,然后突然猛增,就像一根曲棍球杆朝上的击球面。他们得出结论说,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就是人类的活动。

然而这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科学家坦言:“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之下,牺牲自然资源获取经济发展当然是最简捷的途径。对这种情况下,漠视和否认自然是科学家最常得到的回应。”美国政府测算,如果出台限制排放等控制全球变暖的新措施,可能会导致500万个美国人失去工作。

资源、环境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我国历来采取积极的态度。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规划了一批重点工程、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程、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重点工程。

各学科科学家共同为地球“降温”

2007年伊始,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等四个国际科技组织的中国委员会坐在一起,联合召开“地球系统过程与人类活动”学术会议。生物学家、地质学家、气候学家、人类学家……来自各相关学科的科学家首次坐在一起,共商为地球“降温”大计。

从科学角度而言,要想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必须把地球当成一个整体来研究――地球系统科学于是应运而生。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黄鼎成在报告中解释说,人们需要把地球各圈层视作密切联系的整体,并关注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他们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因此,研究地球系统整体行为,进而发展地球系统科学,逐渐成为引领21世纪地球科学的发展方向。

IGBP中国委员会主席、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介绍说,当前以IGDP、WCRP、IHDP、DIVERSITAS和ESSP为代表的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组织和计划的活动正在呈现融合和交叉的趋势,继续致力于推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综合交叉与集成研究。

在这种大趋势下,全球变化研究已经引起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等单位的高度重视。自然科学基金制定的《地球科学“十一五”发展战略》中,7个与全球变化有关的领域被确定为优先领域。

然而融合交叉的过程却显得有些艰难。我国著名大气学家曾庆存院士正带领着团队试图建立一个由“气候系统”和“环境生态系统”组成的“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这个并未算进人类影响因素的模式用曾庆存的话说,已经是“复杂得要命”了。陈宜瑜坦言,对世界各国来说,针对全球变化的学科交叉和融合都是非常困难,“各学科都达到较高水平才能真正的融合,科学家也要具备各学科的较高水平才能顺利地融合。”

孙鸿烈院士提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应该引入全球环境管理概念。对于中国来说,他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重视提炼关键科学问题,加强原始性创新研究;二是制定我国参与全球环境管理的发展战略;三是建立长期有效的高端协调机制;四是完善配套政策与体制建设,特别要加强标准制定与环境立法研究;五是加强我国科技机构和队伍的能力建设,促进国际合作。

很多专家在发言中提到,这种联席大会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希望今后能定期举行。陈竺在会上发出了呼吁:“希望各位专家积极行动起来,加强统筹规划,加强和更多地方与国际合作,为改善和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在加强共同应对全球不安静变化影响的能力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