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十年磨砺素质学分制

2007-02-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斐 通讯员 陈先钧 李杰 我有话说

199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在考察湖北省示范高中华中师大一附中时,指着学生自制的电视节目连声称赞“这个好,这个好”。如今,这所敢为人先的高中在素质学分制的道路上已探索了十年。十年来,他们取得了哪些成绩,又给人以怎样的启发?近日,借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中素质学分制实验研究”课题结题评审之

机,记者再次走进华中师大一附中。

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研究课题:武昌区填湖造地的影响。

研究目的:了解武昌区填湖情况,调查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填湖的利与弊,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你能想象出这段文字是出自一个高一学生之手吗?这正是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学生杨菡影向学校提交的“研究性学习提纲”中的一部分。而同样由高一学生提出的课题还有很多:可自动调温的衣服、男生与女生的心理差异、少年作家的成才问题、中国人的“富国国民”心态与“富国”信心等等。也许手法还显稚嫩,但足以让人看到他们的“创新”与“探索”意识。而这正是华中师大一附中实施素质学分制十年之功厚积薄发的体现。

1996年,华中师大一附中就开创性地把学分制引入高中教育,提出“素质学分制”,根据学生的课程成绩和各方面素质发展的情况对学生进行素质学分评价,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此后经过媒体广泛报道,引起了教育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

十年的实践带来了什么?最可贵的莫过于教育理念的转变。参与此次课题评审的教育专家郭元祥说,教学模式“根本上是人的培养模式”。华中师大一附中无疑已经在人才的培养理念上实现了成功的转变。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不是注重考试分数,而是注重对学生“合格+特长+创新”的培养。

学生会“玩”会学了

教育理念的转变还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上。2005年10月,华中师大一附中迁入新校区。学校领导提出了“六新”(新校园、新观念、新课程、新机制、新技术、新质量)和“三协调”(规模与内涵相协调、现实与长远相协调、局部与整体相协调)的发展理念。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学校建立了功能完善的教学楼、实验楼、体育场馆、覆盖全校的校园网。连接各教学区的连廊让学生风雨无阻,教室与宿舍的节能空调让学生处处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素质学分制带来的最明显变化则是学生与教师的素质均得到了提高。学生变得更会“玩”了,也更会学了,自主意识更强、求知欲望更强。学生组建各类社团,还创办了自己的“学生科学院”,培养“学生院士”。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素质自然不断提高。教师在素质学分制的要求下,也积极地探索更贴近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在满足了学生要求的同时也使教师自身得到了锻炼。

“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

要做好素质教育,首先要求学校树立正确观念。有些学校简单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唱歌跳舞”,是“浪费时间”,会削弱必修课地位。但素质学分制十年的实践证明,素质教育不是弱化必修课地位,而是提高了要求。素质教育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少了,效率却提高了,起到了“减负”与“增效”的双重作用。

观念的转变要求学校领导要率先转变观念。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张真认为,要做好素质教育,“学校和老师应该创新”,要“敢为人先”。正是这样的胆识让华中师大一附中早在1984年就提出了“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1996年该校老校长李水生顶着压力力推素质学分制,“只上半天课”的华中师大一附中一时成为美谈。

要做好素质教育,更要找准方法。华中师大一附中的成功不仅因为观念“创新”,更因方法得当。学校结合国家要求和自身实际,大胆引入学分制管理模式,建立“两类课程、三种课型、涵盖全面、贯穿全程”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并建立了与课程体系相符合的素质学分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此外,学校积极增进与家长、教育管理部门的联系,赢得他们对素质学分制的支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