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一年来,全国各地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关系到千家万户文化生活的相关工程取得可喜成果,成为构建和谐社会
截止到去年底,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和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三千多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和近四万个文化站遍布全国各地城乡,省、地、县、乡文化馆(站)四级设施网日趋完善,基本实现了县县有文化馆的目标,为基层群众满足精神需求、丰富文化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与此同时,各地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不断完善设施与服务,从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组织和举办了大量老百姓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全国文化馆(站)共组织文艺活动约四十万次,举办培训班和各类讲座二十多万个,满足了不同层次的群众文化需求。
在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日益丰富的城市社区,广场文化活动以其活泼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广泛的参与性,受到城市群众的欢迎。在一些城市,涌现出像北京东城钟鼓楼文化广场、南京汉中门文化广场、青岛市人民广场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广场。在广大乡村,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组织艺术院团深入农村演出丰富多彩的节目,提供各种文化服务。农民自办文化也日趋活跃,仅以山西为例,全省共有农民书屋1300多个、文化大院1900多个、农村个体电影放映队1700多个、民间剧团300多个。这些自办文化来自民间,贴近农民,深受农民群众喜爱,反映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精神追求的新变化。
文化部、财政部为解决基层群众看书难问题而实施的文化工程,累计安排资金6000万元,已为全国22个省份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300个、近3000个乡镇配送图书总数为511.6万册。在此基础上,中央财政已拨出专款2000万元,对其余29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实施送书下乡工程。
为解决剧团下乡难、临时搭台难、演出转点难和农民群众看戏难的问题,文化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流动舞台车工程,安排了每年5000万元、六年共3亿元的专项资金为全国基层剧团配备流动舞台车。截止到去年底,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已有317辆流动舞台车驶往24个省的广大农村,丰富和活跃了农村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各地群众文化活动在注重活泼健康、广泛参与的同时,也通过各种方式生动展现时代主题和社会进步。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当年红军战斗过、生活过的各地,都举行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大批艺术家奔赴革命老区演出,慰问老区基层群众。在北京,反映北京市民迎接2008年奥运会精神风貌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此起彼伏;《摄影中国1949-2006大型摄影展览》在明城墙遗址公园露天展出,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参观欣赏;朝阳区文化馆成为朝阳区群众文化活动的最有吸引力的中心,“社区一家亲”、“民工影院”、“英语角”等活动面向不同层次的社区居民,参加活动的基层群众每年达100多万人次。
在各地蓬勃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中,互联网也越来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近几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45亿元,地方累计投入达2.5亿元,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量已达到35TB(1TB数据量相当于25万册电子图书或926个小时视频节目),已建立起一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1775个市县级分中心、2085个乡镇街道基层中心、2806个村(社区基层)服务点构成的共享工程网络体系,让众多基层群众足不出户网上读书、参观美术馆博物院、游览名山大川、观看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学习实用技术,极大地满足了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