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们采取鼓励扶持政策,‘无极剪纸’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正在走向复兴,一年热过一年。‘无极剪纸’已经被列入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无极县县委书记张平军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
他介绍说,无极剪纸艺术由来已久,早在古代,这里就有剪灯花、挂彩纸、剪年福(符)、贴窗花的习俗。明末清初,“无极剪纸”开始盛行。每逢节日、婚礼,人们都用剪纸这种朴实的艺术形态表达情感。东候坊、南候坊、北候坊等村的家庭妇女都爱好剪纸,她们把剪纸作品贴在窗户和走马灯上互相观赏,逐渐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剪灯花、贴窗花的习俗。
无极剪纸艺术构思新奇,取材广泛,世间百态无所不取无所不剪。过年时剪《鲤鱼莲子》、《吉祥如意》表示连年有余、新春快乐。正月十一是旧时的老鼠节,在这一天要剪《老鼠娶媳妇》、《猫捉老鼠》,表达全民灭鼠、节粮归仓之意。正月十五要剪《金猴闹春》、《舞龙图》,二月二要剪《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等,片片剪纸,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和情感。
随着传统剪纸艺术的复兴,不少剪纸艺人还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艺术。西南汪村的牛士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作品线条流畅,活灵活现。
记者慕名来到西南汪村牛士民家。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一进屋,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便会将人包裹得严严实实:桌子上摆的、墙上挂的全是各式各样的剪纸。看那在火红的纸上剪出来的“嫦娥奔月”、“红楼十二钗”,形神俱备、呼之欲出;在树叶上剪出的蝗虫、公鸡、老虎等动物更是形态逼真、惟妙惟肖,简直以假乱真……记者看到,一枚小小的刻刀正在牛士民的手上轻轻舞动。很快,一幅栩栩如生的戏剧脸谱跃然纸上。村干部介绍说,牛士民已有多幅作品在民博会上获奖,还有20多幅作品被美国、菲律宾、加拿大等国的客人收藏。春节前夕,喜庆的剪纸更是供不应求。在牛士民的带动下,三里五乡的群众都拜他为师。“传统文化大有市场,作为无极剪纸的传承人之一,我有责任有义务把它发扬光大。”牛士民对剪纸艺术的前景充满信心。
无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彩珍告诉记者,为繁荣剪纸艺术,无极县已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建立了展室,探索公司化运营模式,逐步形成“政府扶持,部门引导,民营为主”的剪纸产业发展机制。规划到2020年,全县从业人员达到3000人,实现产值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