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台精彩剧目争奇斗妍,一个个名家各展技艺,一阵阵文化旋风在全国各地刮起……先进文化为旗帜,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并举,时尚文化与民俗文化互补,国际国内的专业民间文艺团体你方唱罢我登场,每天都在为大众提供各种形式的文艺演出。用“姹紫嫣红”、“佳作迭出”来形容我国目前的文化生活十分恰当。
百姓在感受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之余,也深深领略到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的盎然生机
全国各级剧院团正在循序渐进地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使得文化生产力得以解放和发展。一批基础较好、尚有潜力的舞台艺术作品,经过进一步加工修改打磨,成为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精品。舞剧《红河谷》、音乐剧《五姑娘》、京剧《华子良》、舞蹈诗《云南映象》、话剧《父亲》、话剧《我在天堂等你》、话剧《黄土谣》、昆曲《班昭》、豫剧《程婴救孤》、儿童剧《一二三起步走》、话剧《立秋》、眉户剧《迟开的玫瑰》、舞剧《风中少林》,这些精品剧目如同在宏大厚重的基石上建设的先进文化的“金字塔”,经受了市场的检验,成为剧院团的保留剧目,每次演出都给观众带来艺术享受。
博物馆业也在文化市场中逐渐完善发展。目前我国拥有各类博物馆2300多个,既有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一批代表国家形象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有极富地方特色的地区性博物馆,还有许多特点鲜明的专业博物馆,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体系。
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不断推出独具特色的展览,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首都博物馆的“世界文明珍宝――大英博物馆250年之藏品展”、上海博物馆的“艺术与帝国――大英博物馆藏亚述珍品展”、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的“从莫奈到毕加索――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精品展”、中国钱币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铸钱工艺展”、浙江博物馆的“见证西夏――贺兰山下尘封的文明展”等等,为观众们奉上了一道道知识性和趣味性俱佳的中外文化大餐。同时,多数博物馆还推出了一系列服务社会措施,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领会文化的精粹。
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加大力度的基础上,一些新老院团焕发出活力,为人民群众带来了一批艺术精湛的剧目
山西省话剧院演出的大型话剧《立秋》,从2004年4月27日首演至今,演出250余场,观众达20余万人次,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成为时下中国话剧舞台上的热点剧目。《立秋》之所以获得成功,主要归功于文化体制改革。山西省话剧院在难以为继之际,决定创作《立秋》,他们改变观念,一开始就把它定位在“好看”二字上。果然,戏好看观众才坐得住,也才产生了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全国各地文化体制改革虽然路径不尽相同,但不少艺术机构同样选择了转企改制,走出一条新路。北京儿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歌剧团、北京歌剧舞剧院、沈阳杂技团等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试点,以股份制形式改造文艺院团,整合了社会资源,解决了长期以来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瓶颈。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好作品的涌现,好作品又带来了好票房,好票房又反哺艺术创作,形成了良性循环。北京儿艺创作的儿童剧《红领巾》在2003年曾获文华大奖,在原来的体制下,一部戏获得了国家级大奖,其历史使命就算基本完成。但在北京儿艺改制后,先后投资近三百万元,在舞台呈现方面做了进一步提高。新版的《红领巾》在新一轮演出期间,场场都有小观众被剧情打动而落泪。
民营剧团更加活跃,为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民营文艺团体异军突起,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中国艺术研究院戏研所研究员刘祯认为,民营剧团既是对农村演出市场的补充,也从体制和市场上对专业剧团形成竞争和促进。在河南,远近闻名的小皇后豫剧团成立10年来把舞台搭在民间,别的剧团不愿去的边远、贫困、艰苦村庄,是他们常去的地方。豫东尉氏县四新乡郝寺村的群众想看戏,但又凑不上钱请剧团,小皇后豫剧团得知后,无偿为他们演出4天7场戏。
“还戏于民”的民营剧团越来越受到重视。上世纪90年代中期,湖南省率先发起举办“映山红”民间戏剧节,如今已举办8届,成为由文化部牵头的全国性的民间职业剧团展示成果、交流切磋的艺术平台和盛大节日。民营剧团的剧目质量也在逐渐提高,许多优秀剧目多次进京演出并涌现出好角儿,颜永江、孟科娟、王杭娟、肖雅、刘莉莎、武凌云等多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我国日益繁荣的文化市场不断满足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当然,目前农村的文化生活还相对贫乏。但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这块广大的市场将不再是被文化遗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