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贴近人民才能不忘人民

2007-02-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朱玉 我有话说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牢固占领舆论阵地之目的的根本途径。

近一个时期以来,从中央新闻媒体到都市报刊,从综合性媒体到专业性较强的财经媒体,广大新闻工作者纷纷深入基层,用专业的眼光和火热的身心贴近真实的

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寻找鲜活的新闻。

即便是小小的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辉。当新闻工作者为寻求那一滴可以反射光芒的水而贴近社会生活时,往往会发现一条浩荡的大河。

真正的贴近才能带来真正的贴心

2007年以来,湖北日报在一版突出推出新栏目“记者走基层”,倡导记者发扬求实的工作作风,真正沉到一线采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佳作,体现党报公信力。

不是泡在会上“听”新闻、点击鼠标“摘”新闻、坐等通讯员“报”新闻,湖北日报的记者迈开双脚,一竿子插到底,在街头巷尾、田头地脚“拾”新闻。到今年元月底,“记者走基层”栏目共刊发800字左右的现场新闻20篇。

在血吸虫曾经肆虐的“虫窝子”,在农村联村办医现场,在夜访猪肉检疫现场……坚持到“第一线”,采访新闻事件“第一人”,获取“第一手”材料,这些“第一”放在一起,就有了吸引读者那新鲜的味道。

外人难以理解,靠着长江,挨着三峡这个全球最大的水库,人们为什么会为水发愁?但事实上,库区农民用水难问题非常突出。有群众自编的顺口溜为证:“听水响,望水流,人在山上为水愁。”

湖北日报记者甘勇搬个板凳在农民家门口一坐,眼看着脚下就是长江。但是山高坡陡蓄不住水,要想用长江水的话,最起码要走五六公里,用装在背篓里的水桶一桶桶往山上背。一些乡镇曾经用泵站提水解决用水难题,但长江水要经过五六级提水才能上山,一立方米水的价格高达四五元,农民用不起。

在秭归,甘勇发现当地推广的抗旱小水池能有效解决山区用水难问题,值得全省山区以及国内具有类似气候条件的山区借鉴。稿子见报后,秭归抗旱水池修了3万多口,修好一个池子,能保证至少一亩柑橘树旱涝保收,而且不用背水上山了,省时省力。

新闻报道的“三贴近”首先在于深入,关键在于贴心。2006年4月起,中央各主要新闻媒体同步推出“劳动者之歌”专栏。这个专栏让许多参与采写的记者与最普通的劳动者们心贴心。截至今年1月10日,人民日报已经推出从灯塔养护工、公路道班工到潜水员、殡葬工等153位普通劳动者形象。一位网友这样评价这些劳动者:“他们太平凡,太无名,但就是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踏实工作,成为夯实共和国大厦的一块块基石。”

曾采写“劳动者之歌”的工人日报记者关明说,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再正常不过了,而把一件平凡的事坚持下来,做到极致,这就是崇高,就需要弘扬。

真正的贴近才能带来真正的感动

70多年前,一支8.6万人的红色大军,在深秋到来的季节告别养育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苏维埃共和国的红色热土。

两年后,当来自瑞金、洪湖、大别山的三支九死一生的红军队伍在甘肃会宁紧紧拥抱时,这次远征有了一个名字:长征。

总数超过30万人的大军,到达陕北时,只剩了3万余人。

为纪念长征出发70周年,2004年5月到7月,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和北京青年报联合派出6路采访小分队,分赴赣南闽西老区、鄂豫皖老区、湘西老区、川陕老区、西路军蒙难地河西走廊和部分城市军地干休所,寻访健在的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六路小分队历时59天、总行程近6万公里,采访了136位老红军,他们当时平均年龄88岁――年龄最大的海军原后勤部副政委吴西将军104岁,最小的是9岁参加长征的红军女战士苏力,时年78岁。

随着采访的进行,在记者心中,伟大的长征,更多地成了一次次无声的行军,一串串无声的脚印,一场场惨烈的战斗……记者不仅从老红军们那里确切地知道了“皮带的几种吃法”,还采集到了吃野菜集体中毒、背不动银元扔进草地水潭、从“乌鸦”嘴里抢野果等大量生动的故事。

这是一段段鲜活的长征。

为了从老红军嘴里“抢救”出来更多的长征故事,记者们在采访中走出了两个长征的路程。年轻记者们都说,苦是值得的。也许,只有走过这一段艰苦的远征和如此的贴近,他们才能真正诠释出70年前老红军们用双脚走完的长征。也只有经过这次报道的洗礼,他们才能真正理解、继承红军精神。

真正的贴近才能带来真正的真实

“三贴近”的原则虽然简明易懂,但真正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

2004年6月初,河北电台采访组一行三人到全国文明村邢台市临西县东刘善固村采访。头一天采访到很晚,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便饭后,记者就住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由于平时没人住,办公室只有床板没铺盖。村支书和几名村干部说,这些年村里接待的记者数不胜数,但像电台的记者这样作风朴实、吃住在他们村的还是头一回。

要想离事实真相最近,就得离现场最近。2001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接到情况反映,有人在三江源地区非法采金,严重破坏了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三江源地区海拔都在4500米以上,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记者走遍了大大小小几十条山沟,晚上就睡在5块钱一夜的路边大车店里或者露宿野外。由于采金点一般都在人迹罕至的山沟里,记者还得扛着摄像机、三脚架等设备步行,少则几公里,多则十几公里。

这一路,记者经历了8月的大雪、冰雹;碰见过野狼,看到了采金点上私藏的枪支。别说洗脸洗澡不可能,就连吃饭都只能靠干粮解决,但是他们最终拍摄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真实的场景展示了违法采金对于高原生态的严重破坏。节目播出后,违法采金活动受到了坚决的打击和制止。

真正的贴近带来真正的吸引

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和关心,没有人情味的新闻受众是不会爱看的。

如今,北京晚报“市情与民声――我们日夜在聆听”专栏已经累计刊发600多期,报道市民反映的问题近900件次,其中90%以上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这个专栏成为北京广大市民最贴心的栏目。

当浮躁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并表现在部分记者身上时,被称为“胡同记者”的齐鲁晚报记者张刚对自己的要求是沉下去。沉下去,就一定有新闻,沉下去,就能得到百姓的认可。为此,张刚总结了“六字诀”:认准一个“苦”字,落脚一个“民”字,做到一个“实”字,坚持一个“廉”字,突出一个“新”字,咬定一个“学”字。

从2003年1月1日开始,浙江教育科技频道“小强热线”就打响“服务百姓”的口号,开创了省内民生类新闻节目的先河。两年多来,主持人小强的朴实形象以及那辆黄色采访车已经成为“为百姓办实事”的象征符号,这种符号代表的是老百姓愿意看愿意听愿意倾诉的媒体公信力。

大到为民工讨工资,说服想要自尽的民工放弃念头,小到为老百姓通下水道,换抽油烟机,“小强热线”在发挥社会效益方面寻找到了媒体的价值位置。有观众来信这样夸主持人小强:“小强是块宝,天天外面跑,为人解烦恼,人人都夸好。”

只有记者的“三贴近”,才有作品的可读性,只有层出不穷的具有可读性的作品,才能产生积极而有效的舆论影响力。记者要身到人民中,情系百姓心,下笔方能动人。这个观点,马克思早已对新闻工作者表达过。谈到报刊时,马克思曾说:“它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