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对高等教育结构的思考

2007-02-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海燕 我有话说

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高校面对它常常是被动的,是反应滞后的,甚至至今仍在被忽视着。笔者以为,恰是结构问题,已凸显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第一位的大问题。

高等教育宏观的结构问题

思考高等教育宏观结构问题的出发点,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是高等

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应承载的使命和责任,没有社会发展的全局意识,没有教育发展的全局意识,没有高校自身发展的全局意识,必然对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我以为,在宏观结构的课题中,当下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是:

第一,关于高校培养人才层次的结构失衡。

社会对人才层次的需求自高而低呈正三角状态,而高校培养人才却未呈最佳层次梯度。因而,从宏观的层面上我们决不可忽视关于高校结构的规划,首先是高校自身的类型定位,国家要控制它的合理梯度。盲目追求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高校数量过多,将会导致引领社会科技进步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职业型人才数量比例失衡,进而使部分人才毕业时职业期待过高,就业困难。因此,做大做强“金字塔”基座为当务之急。扩招首先是扩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社会既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蓝领接受高等教育,又要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下移至宝塔的基座上去。

第二,关于高校区域性的结构失衡。

在经济领域,西部崛起,中部发展的口号振奋人心,与之相关,必先让中西部的高等教育崛起和发展。

当今,无论是高校数量,高校在校生人数,高校自身的实力、质量,中西部都无法与经济、教育发达的东部地区相抗衡。过高地寄希望于大批人才回流,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那么,在结构布局的规划上,在政府投入上,在吸纳民间资金办学上,应有大举措:如要像扶持“985”与“211”高校那样扶持中西部的普通高校;如东部名校与中西部普通高校结对子;如中青年名师轮换到中西部高校支教等等。促使中西部的高等教育发展先于它的经济发展,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应性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各类高级人才。

高等教育观中的结构问题

解决高等教育观中的结构问题,主要的是各类高校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供求关系――供过于求或求大于供做出适时的反应,不断优化自身的学科专业结构,以纠正人才结构性过剩或结构性短缺。

有专家认为,中国入世以后,最需要的人才是农业、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生物技术、环境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熟悉世贸组织规划、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和能够参与解决国际争端的专门谈判人才;了解国际惯例、符合需要的外语人才,尤其是专业外语人才;跨领域、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小民营企业服务的各类技术型人才。高校在分析人才需求信息时,既要考虑全国格局的需求,更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的、局部的需求。既要分析当前的长短线、冷与热,更要有超前的眼光、超前的意识预测中长期人才需求的趋势。对人才需求信息的麻木不仁和盲目追风都是不可取的。优化专业结构还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要结合自身条件,以优势学科群为依托,积极拓展新专业,积极拓展社会急需的交叉学科的新专业。

解决教育观中的结构问题还要加快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调整。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为了稳稳地立足在经济变革的大潮浪尖之上,他们的教学计划,是直接来源于对市场需要的调查,依此来重构课程体系,增减课程,改革课程内容。这种快速应对之策,值得我们借鉴。

高等教育微观的结构问题

高等教育微观的结构问题反映在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个体的学生身上。学校要引导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引导帮助学生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一,人才的知识建构――文理渗透、专通结合。

学校要做专业打通,专业嫁接的工作,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课程套餐,才能培养更多的厚基础、宽专业、适应强、上手快、转型快的人才。培养专才还是通才,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愈是走向深层,便愈是统一的。我国学界泰斗式的人物成长成才经历均能证明这一点。季羡林先生在语言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方面卓有建树,他是学贯中西、文史哲打通才成为了大家。钱学森先生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他回忆小时候父亲让他学理科,同时又送他学绘画和音乐,他说:“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2005年7月29日钱先生在病榻上向温总理坦诚建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对这个令中国教育界汗颜的问题,我们有责任去认真研究,拿出有效的对策。

其二,人才的能力建构――自学、实践、创新,三大能力最为重要。

要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中正确处理好三者关系,确立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根本、素质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不同的学科、专业对能力的要求可能不尽相同,但相通的三大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自学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非二者对立的关系,而是兼容后的递进关系。这就有一个怎样教与学,怎样考核与评价的问题,高校的教改要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研讨。要破除单纯讲授型教学,破除唯书,唯师的惯性思维方式,逐步培养学生敢于问“为什么”和敢于提出异议的挑战精神,这是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发明的重要前提。而推进对人才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的改革则是支持能力根本论、素质中心论的最有力的保障。

其三,人才的素质建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素质一词虚之很虚,似是内在的、无声的、无形的、无法量化评价的;素质一词实之亦实,它潜于内而显于外,彰显为无处不在的道德、品性、情操、人格,是支撑着人之成为人的筋骨。

素质的培养一靠倡导、引导、目的性很强的教育,二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浸染、熏陶、教化。高校对人的培养,当前应格外关注爱国、文明、诚信、合作、坚忍、心理健康、关爱生命等素质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曾教诲青年学子“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最终的落脚点是“做人”。高等教育必须由单纯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为国家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

综论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我愈加认为:

高等教育的结构是一盘棋,车马炮士相卒均不可或缺,都要各司其职。在高等教育的大棋盘上,每所高校要科学地定位于各自应该担负的角色,走自己应该走的路径;教育的主管部门要行使宏观调控的职能,下棋者不能允许卒之不卒,车之不车。更不应轻视众多兵卒所担负的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的结构是一个生态系统,乔木、灌木、小草、藻类、菌类都会有各自的生存空间,单一化、无特色、全种树或全长草将会被自然法则惩罚。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要有自觉的互补意识,才会在教育的生态园中和谐发展。

高等教育的结构是一盘营养套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锌硒、微量元素要搭配均匀。片面强调某一类营养,滋养不出用餐者的强壮体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是一个配餐方案,事关人才的全面健康成长,任何高校都大意不得。

概而言之,教育的结构也是质量,是更大的质量。忽视了结构,就是忽视了高教根本的质量;忽视了结构,教育将无法承担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责任;忽视了结构,最终将影响社会自身的和谐发展。(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