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礼品奢侈包装风不可长

2007-02-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亮 我有话说

“奢侈”礼品害莫大焉

春节临近,各地节日礼品消费进入高峰。环视各大城市商场超市,很轻易地发现,今年礼品的包装豪华指数丝毫不输往年。一瓶价值上百元的红酒,装进一个精雕细琢的玻璃器皿后,身价便成倍地上涨。一包绿茶,装进精美的铁罐子里,价格就会增加20%以上。

有识之

士指出,豪华包装风害莫大焉。

过度包装一次性耗费大量精贵的原材料,使原本稀缺的资源更趋告急。下面这一笔账足够让人心惊:我国每年生产8亿件盒装衬衫,需用纸24万吨,如果以直径10厘米的大树为标准计算,就相当于要砍伐168万棵大树。

接着,巨量的生活垃圾和不可降解的固体废物污染会随之增加,“白色污染”困扰城市,“垃圾围城”让人窒息。北京市一份统计显示:该市每年产生垃圾近300万吨,其中有60万吨为过度包装物,而该市每年为处理这些垃圾所投入的费用就有10亿元之巨。

过度包装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助长了商业欺诈之风。试想,一些商品的包装成本占到产品总价的70%,已经是喧宾夺主椟贵于珠,更有黑心商家趁机搭售其他商品,这对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而言,岂非毒瘤?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豪华包装商品还极有可能是产生社会奢侈风气和暗藏腐败行为的温床。近年,天价月饼、天价洋酒、天价保健品等层出不穷,一些过度包装的节日礼品被人形象地称为“遮羞布”,实为贿赂开道。

面对“豪华版”的礼品包装,骂之者照骂,买之者照买。有学者指出,商家与消费者在“面子”上的拉锯战旷日持久。但因此受伤的,却是“尚礼”的中国文化。

礼品文化悄然“异化”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送礼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一件理想的礼品对赠送者和接受者来说,都能表达出某种特殊的愿望,传递出某种特殊的信息。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古风,越古穿今,“礼尚往来”,不绵不绝。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尚礼”。“仁、仪、礼、智、信”,其中“礼”成就了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一页。它的影响深远,至今还备受人们的推崇。因此,送礼也就成了中国人最能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

但是,近几年,“礼”的范畴却越发狭窄,“礼”的内涵日益被“异化”:一些人将“礼”与“礼品”画上了等号。曾经无比风光的“豪华月饼”,春节前夕烟、酒、茶叶、滋补品等传统礼品外包装的升级换代,越来越强烈地传递出一个信息:“礼品消费”出现了购买者与消费者的割裂。购买者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单纯为了送礼;并非追求礼品的商品价值,而是外包装的华美。一些学者把这种礼品消费方式称为“中国式奢侈”。

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平指出,“礼尚往来”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但这种传统和道德观正遭受着经济发展、思想开放的冲击和考验。

“面子”催生“中国式奢侈”

明知道过度包装是一种浪费和假象,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消费者趋之若鹜?在黄平看来,在市场上高中档层次商品俱全的情况下,过度包装产品的购买并不是强迫性的,它的盛行也是由它的市场决定的。关键在于,消费者购买过度包装产品并不是用来消费,而是含有其他的因素,包括送礼时的“人情”和“面子”。

“面子经济”的产生使得人们对礼品的包装格外重视,进而催生出了“中国式奢侈”这样的畸形消费。

黄平分析,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短短二十余载,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倾向,送礼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人们沟通情感、礼尚往来的表现形式。礼品成了一种特殊的媒介,向被送人显示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档次”和“品位”。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多地把消费兴趣转移到商品的符号意义方面,而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这种消费可以说也就是对欲望本身的消费,因此具有很大的虚幻色彩和和无止境特性。由此,出现了一种新的消费文化,它不同于经济意义上的物质消费,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的基本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

更需引起重视的是,“中国式奢侈”的礼品消费方式反过来又为过度包装泛滥提供了市场基础。据了解,目前过度包装的商品主要集中在礼品、保健品、酒、糖果、食品等领域。除了这些传统礼品之外,图书、文具等产品也正在加入“豪华族”的队伍。为了面子,消费者送礼需“师出有名”。于是,商家就巧妙地在名目繁多的节日里,营造出“逢节就送礼,送礼就送‘豪礼’”的氛围,这种氛围又在无形中反作用于消费者,结果“面子经济”的怪圈就这样越走越极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