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43年11月落成的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大礼堂,正面墙上镌刻着毛泽东的题词“实事求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33年3月13日,中央革命根据地“马克思共产主义学
长征到达陕北后,1935年底,中央决定在瓦窑堡恢复建立中央党校,董必武任校长。1936年6月,中央党校先后迁往保安、定边。1937年1月,中央党校随中共中央进驻延安,进入了比较稳定的发展时期,成为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培养地委以上及团级以上具有相当独立工作能力的党的实际工作干部及军队政治工作干部的高级与中级学校”。
1941年12月17日,中央决定设立中央党校管理委员会,由邓发、彭真、陆定一、王鹤寿、胡耀邦等组成。1942年2月28日,中央政治局决定,中央党校直属于中央书记处,其政治指导由毛泽东负责,组织指导由任弼时负责。同时决定由邓发、彭真、林彪组成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
1943年3月20日,中央政治局决定中央党校由毛泽东兼任书记的中央宣传委员会管理和领导。改组后的中央党校设两个部,第一部学员为地委、旅级以上干部和少数地委以下的七大代表,军事学院高级班全部合到第一部。第二部学员为县团级干部。
1943年5月4日,中共中央研究院并入中央党校,为党校的第三部。第三部学员大多是知识分子或文化理论工作者。同时成立第四部,学员大多为文化水平较低的地委、旅级以上的干部。1944年初,中央决定将西北局党校并入中央党校,成为中央党校的第五部和第六部。第五部学员以陕甘宁边区的县、区级干部为主,也有部分经过长征的团营级干部。第六部学员是从敌后和国民党统治区来的区县级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
中央党校建校以后,培养了大批党政军主要领导干部,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作出了贡献。特别是在毛泽东的直接指导下,中央党校在延安整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1年冬,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词“实事求是”。1941年底,毛泽东曾明确指示,中央党校的校训应是“实事求是,不尚空谈”。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出席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并作了《整顿学风党风文风》的著名报告,这个报告后来编入《毛泽东选集》时,题为《整顿党的作风》。毛泽东在这个报告中明确指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就是我们的任务。”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了关于整风的任务、步骤和方法,关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等,成为延安整风运动普遍展开的重要标志。
1943年3月后,毛泽东亲自兼任中央党校校长,充分利用党校这个阵地,坚持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针教育干部,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和理论工作者,为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1943年12月,中央党校学员自己动手兴建了中央党校大礼堂,毛泽东为大礼堂的落成又一次题词“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和全党学习、工作的座右铭。
抗战胜利后,1945年9月起,中央党校大部分学员陆续奔赴各个解放区,中央党校遂将一、二、三、四、六部合并为一个部,五部则改为西北党校,受中共中央西北局领导。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中央党校的工作停顿并撤离延安。
1948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为着适应时局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央决定创办高级党校,名为马列学院,以刘少奇为院长。”马列学院的任务,是通过比较系统的理论学习,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党的领导干部和宣传干部。11月8日,马列学院开学。1949年3月后迁入北平。新中国成立后,马列学院的规模不断扩大,机构逐渐增多。195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共中央马列学院改名为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
在几十年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中,中共中央党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学府,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领导人才和理论骨干,为党的建设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