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家乡的灵魂何在

2007-02-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宏甲 我有话说

一座城市、一个民族的文化建设,究竟有多重要?

蒙古铁骑曾经横扫欧洲,多么强大。俄罗斯人直到15世纪才从蒙古人手里夺回自己的国家。彼得大帝从18世纪初开始大规模的科教文化建设,同蒙古人在强盛时期疏于文化建设是一个强烈的对照。

2003年,圣彼得堡463万人口,工业总产值约90多亿美元,还比不上我刚刚采访过的中国浙江省慈溪市,后者2003年的工业总产值是125亿美元。其实圣彼得堡不弱,它的重型机器、精密仪器制造业在全俄首屈一指,机床、拖拉机等驰名世界,军事工业极为发达。它还有6个火车站,12条铁路交汇于此,还有城市地铁99公里;2个机场,开辟60条空中航线;其海港是俄罗斯对外贸易最大的港口。还有46个国家在那里设立了领事馆。这都是慈溪市不能望其项背的雄厚资源。慈溪做到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圣彼得堡,能不是奇迹!

但是,如果看文化建设,慈溪恐怕不及圣彼得堡的百分之一。圣彼得堡有264个博物馆,45个美术馆,2000多个图书馆,80多个剧院,100多个剧团,62个电影院,38座体育场,53所国立高校、40多所非国立高校。圣彼得堡被联合国有关组织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有4000多个建筑、历史和文化遗迹,令人惊叹不已!

慈溪却只有一个“慈溪市博物馆”,很小。我去参观时,馆长很热情,亲自给我讲解,但只有我一个观众。平日也经常无人光临。慈溪博物馆同我国许多城市的博物馆一样,陈列的主要是出土文物,多是物的展示,鲜见人的奋斗。似乎陈列这些古物,一个博物馆也就足够了,还显得空,没多少东西可摆。

一个圣彼得堡何以竟有264个博物馆?走进去,才知道,他们不同主题的博物馆里,都陈列着他们前人的方方面面的成就。不仅圣彼得堡,欧洲的文物与艺术联系密切,更与人联系密切。这样的方式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罗马建筑上的许多雕像,博物馆里的许多油画,取材于人物的比比皆是。古罗马特拉扬纪念柱通高40米,圆柱周身盘旋向上环绕着总长200米的浮雕,表现了特拉扬大帝率军向达奇人进军获胜的历史场面。这其实是文化建设,是凝聚家园与激励传人的方式。

今天我们看到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博物馆),与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齐名,该馆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馆,她的图书馆里有3.8万册书籍,她本人读伏尔泰、卢梭等人的作品,并与伏尔泰保持通信多年,还将他的7000册藏书买回来。该馆的西欧艺术馆有120个展厅,收藏极其丰富。东方艺术馆有公元前4000年以来的展品16万件,其中有几千件古埃及文物珍品。远东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有殷商甲骨文200多件,有公元1世纪江浙的珍稀丝绸和刺绣,有敦煌雕塑和壁画样品,还有慈溪的青瓷秘色瓷器。如此珍重东西方文化,能不使这个民族产生惊人的进步吗?

如果要在世界上找一个在最短时间里迅速崛起的国家,不是罗马、不是英国、不是法国、也不是美国,而是俄罗斯。它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落后的内陆国家迅速崛起为欧洲强国。圣彼得堡则是强劲而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俄罗斯发展的城市。但如果站在地图前,看看圣彼得堡这个俄罗斯西部的出海口,再看看海参崴――这是俄罗斯从中国夺取的在东方的出海口,我们就会看到,沙俄为夺取这两个出海口,竟把俄罗斯的国土扩张到这么大,这崛起中是渗透了侵占与掠夺的。所有这些,都是我心中回旋着圣彼得堡的原因。

走进圣彼得堡的博物馆还会惊叹地看到,18世纪后的俄罗斯,仿佛从地底下突然冒出了那么多民族英雄,那么多建筑家、教育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他们用过的物品仿佛依然携带着他们的体温和精神传递给后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圣彼得堡被德国法西斯围困900天,牺牲百万人,却坚守住了这座城市。今天那里的年轻人结婚,还要到胜利广场雄伟的英雄塑像前拍结婚纪念照。这些都告诉我们:这样的民族是摧不垮的。

走在圣彼得堡,无须俄罗斯人对你说什么,你却不能轻视这个伟大的民族。整座圣彼得堡被世界誉

为“凝固的音乐、伟大的史诗”。那么多凝聚着人类文明和先人奋斗的文化艺术形象高耸在城市的上空,流淌在那么多图书馆、博物馆、剧院以及路人的表情和精神形态中。我们不难预见,这个民族在新一轮的探索和发展中会再度辉煌。

什么是生活?生活不只是我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我们的精神住在哪里呢?不断发展进步的文化,是我们精神的家园,我们的母亲。

虽然慈溪市广电中心、体育中心、图书城等一批文体设施新近落成;有线电视网络“村村通”,以村落文化宫为重点的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正在筹建;慈溪还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市)”,但我以为,慈溪的文化建设是与经济成就不相匹配的――我敬重的慈溪人民啊,你们用30年发展工业追上了圣彼得堡的工业总产值,但能不能再用发展经济的劲头,像圣彼得堡那样大力发展文化建设?

当然,仅凭文化人的个人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该抓住时机像发展经济那样,规划政府宏伟的文化建设工程,这需要财政预算大幅度地增加比重,也需要富人的远见卓识和责任担当。今天的领导者去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确非常重要,但主要意识若限于“经济”是不够的。文化建设不是一个城市的点缀,而是家乡的灵魂,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伟大的力量。

我曾参观过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许多经济发达城镇,面对着千载难逢的城市升格机遇,它们能不能变成佛罗伦萨、威尼斯那样举世闻名的城市?不是没有这个经济实力。但要看到,佛罗伦萨、威尼斯都是在经济大发展时期,以极大的热情去发展文化艺术的,才使他们的家乡具有了光照人类的永恒魅力。

不仅是这些经济发达的城镇。当今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已达到世界第4位,这正是举国抓住机会,以敦煌壁画“飞天”的勇气和想象力,去大力发展文化建设的千载良机。

最后我想说:何谓故乡?一个特定地域的祖先烧荒播种、传承至今的历史,及其人文与精神的总和,就是故乡;何谓祖国?一个民族的祖先拓土开疆、发展至今的历史,以及这个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地域、人文、精神的总和,就是祖国。倘若文化衰落,民族就衰落。文化的振兴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