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科技成果问世,而真正能够让社会、特别是让青少年接触,并从中了解科技发展规律、了解科学家的思路的,实在是少而又少。在一次校际聚会上,北大、人大、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20位文科硕士、博士、教授,说起王选老师,皆发自内心地敬佩。然而,问到王选的主要功绩何在时,竟没有一人能够说
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中国计算机事业起步50周年。50年的历史事实终被确认,许多老专家心潮澎湃,青年学生受到激励鼓舞。然而,探究50年的精神传承时,由于很多科研资料没有向社会公开,遇到了不少困难。研制的型号多,保存的样机少;记录的大事多,参与者的回忆少;立项的课题多,领导决策的过程少;罗列的性能多,创新内容的分析少……一句话,缺少的还是人文,面临的问题依然是技术与文化的衔接和并进。这种状况,对于鼓励自主创新来说是很不利的。
公开科普资源的各种关系仍然没有理顺。至今,不少科研单位不愿主动公开自己掌握的科技资源,那怕是科普知识与发展历史也不得“豁免”。去年,有记者为了制作“中国计算机事业50年”专栏而来到某科研单位,要求提供一些老专家的资料。这家科研单位的办公室主任的回复是,先拿部里的介绍信来,然后“再说”。
这可能是文化上的区别。在我们这边,对于伟人、科技大师,似乎只要敬佩就够了。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有定期公开科普资源的制度,特别是通过互联网,每个人都能很方便地获取。在有的国家,逢年过节,主流报刊和电视台都会请知名科学家和中小学生座谈,讨论最新的科技发明,鼓励青少年自己去钻研,自己去模仿。鼓励自主创新,需要改善创新的硬环境,同时也需要改善创新的软环境,促进创新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我们的科研教育单位,能不能向国外学习,每年、每季上网公布一批科普资源,让新闻单位和大中小学校无偿使用?这不仅仅有利于鼓励自主创新,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