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近期关于“经济学视野中的幸福与快乐”的讨论,反映了经济学界对精神财富的关注。研究幸福与快乐是经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经济学所应有的人文关怀的体现。
我们注意到,在关乎诸如房地产之类的民生话题时,往往会引发一番经济理论上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很少是技术性内容,更多的是对经济学
所谓“人文关怀”,笔者以为就是对人的生活关怀,就是对人的幸福感的关注。实现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既是经济学追求的最高标准,也是一个经济学者理应具备的道德与良知。面对目前影响中国老百姓生活的最大问题,像房价高、看病贵、教育乱收费、贫富差距拉大等利益分配格局矛盾的积累,难道我们还有心情谈“市场决定一切”?面对许多买不起房的“穷人”,我们难道还要无动于衷地为“富人”辩护?有人对推行廉租房横加指责,大喊是“租金控制”;有人危言耸听地认为,规定70%住房是9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政策是“政府干预”,是“退化到计划经济去了”,会导致房地产业的灾难性后果。大行其道的凯恩斯理论“逼着”富豪们搞奢侈消费,价格昂贵的劳斯莱斯近年来在中国销量的年增长率是50%,2006年约达到70辆,中国有望超过日本成为劳斯莱斯轿车的全球第三大市场。
问题是:中国真的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已进入奢侈消费时代了吗?从纯经济学角度讲,这些言论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违背了市场经济平等和人道的价值理念。经济学家梁小民认为,经济学的真谛不是最大化,而是均衡与和谐。根本上说,经济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合乎人性、合乎人格自由的道德进步,这就要求经济行为必须同时具有目的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目的合理性强调的是经济行为必须符合主体的功利目的,价值合理性则要求经济行为同时追求伦理上的信仰。作为解释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具有促成合理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功能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的最高境界已不是一个概念、一堆结论、一种逻辑,而是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人文关怀不是同情、怜悯,而是经济学的本质所在。缺失了人文关怀,就必然会失去经济学的内核。
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是公平、平等、共享、民主、和谐,这是广大人民能够获得幸福与快乐的体现,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主题。李嘉图说过,公平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反映了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是一个执政党执政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执政活动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鲜明地提出“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必然是一个大多数社会成员都受益、人民安居乐业和充满幸福与快乐的社会。
有人过分相信“大蛋糕论”,认为蛋糕做大了,贫穷问题、收入分配不公问题、财富分配不公问题等等,都会自然得到解决。然而,只要蛋糕的比例不变,不管蛋糕多大,富人和穷人分到的蛋糕的相对份额就不会有任何变化。新剑桥学派领袖罗宾逊夫人在尖锐地批评类似“大蛋糕论”的说法时就曾指出:“贫穷绝没有因经济增长而被克服”,尤其是,“绝对贫穷还因经济增长而增大”。“当经济增长在上层继续进行时,愈来愈多的家庭在下层被驱逐出来。虽然财富增加了,但绝对贫困却增长了。‘丰裕中的贫穷’这句旧口号具有了新的意思。”于是,又有人依据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一个好的社会必须在平等与效率之间寻求正确的权衡”的观点,提出“经济讲效率,社会讲公平”。然而,在经济领域就不讲公平吗?如果说经济效率是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的必要条件,那么公平原则就是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收入分配过于向少数高收入阶层倾斜,会使整个社会的总消费需求不足,最终导致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生产过剩局面。
市场经济本身要求优化配置资源,而物质资源主要通过人力资源来发挥作用,人力资源的关键又在于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一个不合理、不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必然产生劳动者的消极情绪,社会生产率将会下降。那些淡忘了芸芸众生的所谓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已日益偏离了现实和实用目的,忽视了人文关怀,违背了经济学的真谛。如今,应该让经济学为提高全体大众的幸福感与快乐感说话。(作者单位:江西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