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在万人瞩目的人民大会堂,国歌雄壮,灯火辉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手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证书颁发给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李振声。作为来自农民家庭的科学家,李振声始终在为中国人民的“吃粮”问题奔忙,带领团队育出了优质的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在我国北
方大面积推广种植,并创建育种新系统、开创育种新方向,为提高我国在小麦遗传育种方面的国际影响和我国小麦生产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
人物小传 李振声,1931年生,山东淄博人。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中科院原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陕西省科协主席,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曾先后当选为中共十二、十三大代表,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陕西省、全国劳动模范。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主要成就有: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创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就农业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与论述,著有专著两部,主编论文集5卷,发表论文100多篇,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人才。(资料照片) |
谁能相信,同行用这段文字描述的李振声,已近八十之龄!
谁能相信,李振声院士作为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唯一得主、小麦遗传育种学家,谦逊低调,以至于难于采访!
记者只得采取迂回战术,既采访本人,也采访他人,尽量立体再现李振声的“小麦人生”。
陈宜瑜:“李振声开创了一个新领域”
2007年伊始,《李振声院士论文选集》要付梓出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院士在序言中写道:“李振声院士……在小麦遗传育种方面取得了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系统研究成果,为提高我国在小麦遗传育种方面的国际影响和我国小麦的生产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李振声“开创了一个新领域,打造了一个新的科研平台。沿着他开创的事业,后来者云集,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遗传育种水平。”
往事,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黄淮流域和北方冬麦区条锈病大流行,造成小麦严重减产。
“得了条锈病的小麦叶子会变黄,我们到田里转一圈,蓝裤子就变成黄裤子了。”李振声回忆说。
条锈病菌平均5.5年就产生一个新的生理小种,可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的常规方法要8年才能育成一个新品种――小麦新品种选育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病菌变异的速度。“小麦也是三种野生植物杂交后,经过9000多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那我们能不能让小麦同抗病、抗旱的野生草种再次杂交呢?”望着颗粒无收的麦田,年轻的李振声把目光聚焦在远缘杂交育种上。
从1956年开始,李振声用20年时间,攻克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杂种后代疯狂分离三大困难,成功地将偃麦草的染色体组、染色体、染色体片段导入小麦,育成了高产、抗病、优质的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其中小偃6号不仅对当时流行的8个条锈病生理小种都有较好的抗性,而且抗干热风、耐旱、产量稳定,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十余个省市已累计推广面积达1.5亿亩,增产小麦80亿斤,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小偃6号也是我国小麦育种重要的骨干亲本之一,用其作为亲本或直接系统选育成的品种达40余个。这些品种累计推广面积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已超过150亿斤。
“小偃6号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证明远缘杂交确实是改良小麦品种的重要途径。但是20年的育种时间太长,这种成功别人很难重复,于是我想能不能另寻捷径”,李振声回忆说。
20世纪70年代后期,李振声研究出蓝粒单体小麦系统,在一个麦穗上可以长出深蓝、中蓝、浅蓝和白粒四种颜色的种子。李振声解释说:“根据种子颜色,我们就能知道它染色体的数目。白色的只有40条染色体,叫缺体。可用它与远缘植物杂交,较易将外源染色体转移到小麦中。”
应用这个方法,他只用三年半就育成了小麦―黑麦异代换系,陕西长武农技站以它为亲本杂交育成了小麦新品种“长武134”,累计推广面积1000万亩以上。
陕西民谣:“要吃面,种小偃”
羊肉泡馍、猫耳朵……陕西人爱吃面,可由于自然条件限制,过去陕西的小麦产量并不高。李振声培育出小偃系列后,陕西农村就流传开了这样一句民谣:“要吃面,种小偃。”小偃6号作为陕西省骨干小麦品种,迄今种了16年,每年种植面积有50多万亩,为陕西小麦增产继续贡献着力量。
1987年,李振声调任中科院副院长,在更宽广的舞台上从事农业科技工作。
“从1984年到1987年,三年间,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三年徘徊,而人口增加了5000多万。党和政府急于找到打破徘徊的方案。”李振声回忆说。“我同科学院的农业专家,通过三个月的调查,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周光召全力推动下,李振声带领着科学院25个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打响了农业科技的“黄淮海战役”。1993年,全国粮食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其中黄淮海地区增产504.8亿斤,与李振声等500亿斤的预计十分吻合。
每当我国粮食产量出现徘徊,李振声都能及时给大家敲响警钟,指出问题所在,分析潜力和对策。
1995年,针对我国粮食产量出现连续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率领中科院组织的农业问题专家组进行调研,从具体国情出发写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报告,重点分析了由9000亿斤增长到10000亿斤的潜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实现目标的建议。
1999年至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又出现连续5年减产。2004年4月,李振声发表题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的主题报告,分析了连续5年减产的原因,提出争取三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李振声,还在为中国人民“吃粮”奔忙。
李滨:“我始终记得父亲卧室里深夜透出的灯光”
“亲人眼里无伟人。”
可在女儿李滨的心里,父亲李振声永远高大。“父亲为人正直严谨,谦和宽容。工作时一丝不苟,生活上但求温饱,他几乎是个完美的人。”
李滨女承父业,和父亲在一个实验室工作了近20年,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对工作的严谨。她说:“记得有一年写调查报告,父亲每天都睡得很晚,似乎梦里也在思考,想到什么问题,醒了马上扭开台灯把问题记下来。那段时间,父亲的卧室经常在半夜或凌晨透出光亮。”
“父亲对工作的严谨贯彻始终。他64岁时,因工作需要向沈允钢院士、匡廷云院士请教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他听说中午时叶子的气孔会关闭,就和匡院士大日头底下一起跑到田里观察叶子。”李滨说。
1992年,李振声退居二线,而工作却没有停止。他在昌平平西府建立了一个育种基地。陈宜瑜回忆说:“基地刚建起来的时候,没有食堂、没有卫生间、没有围墙,连路都不通。李振声就带个饭盒,在田里一呆就是一天。”就是在这个基地,李振声开创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发现了一批“磷高效”和“氮高效”小麦种质资源,揭示了其生理机制与遗传基础。如今,他针对我国国情提出的“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育种目标,已经成为农业973项目研究的重要指导原则。
“我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靠着亲戚的接济读到高中二年级,要不是1948年济南解放,山东农学院免费招生还提供吃住,也许我就随便找个工作了。”李振声说。“1942年山东大旱我挨过饿,知道粮食的珍贵。上大学时,我将一些优良品种引回家,确实增产了,乡亲们都来换。从那时起,我就决心将来从事小麦育种研究。”
“社会培养了我,我应该向社会做出回报”――就是这种朴素的感情,支持着李振声。无论是小偃系列那20年的默默无闻,还是功成名就后,李振声对工作从未有一丝的放松。
陈宜瑜说:“在远缘杂交研究最初的20年里,振声先生面临的不仅仅是没有成果的寂寞,更有险遭批判的厄运。现在的年轻人总想着快出文章、快出成果,缺的就是这种对科研的执著。我想归根结底,也许是想个人想得太多,没有像振声先生一样以国计民生为己任,始终围绕国家需要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
李振声:“学点哲学,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2006年元旦,学生们到李振声家里拜年。李振声送给他们的礼物是影响自己的人生格言。学生童依平说:“老师亲自念给我们听,每念完一条又给我们讲他对这句话的理解,这里面饱含他对事业、家庭的感悟以及对待失败和成功的正确态度。”
李振声说:“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可以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其中,艾思奇有关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论述对他影响深刻。李振声说:“对科学研究来说,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哲学原理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的认识,如果能正确反映客观规律,就是正确的认识,否则就是错误的。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李振声说:“回顾50多年来的历程,我觉得有四点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社会责任感。第二,明确的工作目标,人的精力有限,一辈子能集中时间和精力做成一两件对社会真正有益的事情就不错了。第三,持之以恒的毅力。我欣赏顾炎武的名言:以兴趣始,以毅力终。我认为这对加强科技工作者的个人修养很有帮助。第四,依靠集体和团队,这是成功的保证。”
2007年2月28日 |
如今,李振声工作的重心主要放在培育青年一代和农业咨询工作上。他决定将全部奖金捐献给单位,建立助学基金,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助一臂之力。
“荣誉首先应归于集体,没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我今天的成就。”2月27日,站在领奖台上,李振声憧憬明天:“发展农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将继续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作出新的贡献。”
“小麦人生”,沉甸甸,亮闪闪。
背景链接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设立,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此前获奖情况为:2000年度授予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2001年度授予计算机应用专家王选、物理学家黄昆,2002年度授予高性能计算机专家金怡濂,2003年度授予地质学家刘东生、航天专家王永志,2004年度空缺,2005年度授予气象学家叶笃正、肝脏外科学家吴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