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北京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民盟北京市委对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的一份调查报告引起了代表们的关注。调查发现,当前北京地区大学生“非就业”状态呈上升趋势。调查称,面对就业压力,“啃老族”悄然出现,他们多为独生子女,父母溺爱导致独立生活能力低下、吃苦耐劳精神不强、依赖心理严重。尤其
据了解,目前在国内大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啃老族”的现象。对此,媒体和专家学者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综观这些报道和文章,一味批评者多,客观理解者少。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啃老族”这一现象?对此,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夏学銮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日前,就“啃老族”这一话题,记者采访了夏学銮教授。
记者:当前,面对“啃老族”,很多人担忧的是它是否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夏学銮: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找工作十分困难。所以,出现了很多大学毕业后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找工作的人。他们暂时赋闲在家,依靠父母生存,被媒体称为“啃老族”。如果他们永远不找工作,完全依靠双亲养活,使“啃老”变成他们的一种生活的方式,那么这一批人就完全堕落了。我认为,目前的“啃老”只是他们在寻找工作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并没有形成一种生活方式。记者:但是,确实也存在一些“真正”在“啃老”的人。
夏学銮: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人从过渡走向了依赖,这也是存在的。但是,我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还是会走向独立之路,自谋职业,不会永远躺在父母的“安乐窝”里。要知道,以“啃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人毕竟是少数,应该客观地来看这个问题。他们不是“有意”的去“依赖”,去“啃老”,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记者:“无奈的选择”?是因为就业市场的压力大吗?
夏学銮:其实,啃老族的出现首先是因为我们的人才市场出了问题。它折射出了目前我们的就业市场的一种短视行为。
记者:您是说人才消费出现了偏差?
夏学銮:是的。目前,我们的就业市场是非常短视的。现在我们的人才市场和人才消费出现了学历越高越难找工作的情况。这就是人才市场的短视表现。实际上,人才战略储备对企业和国家都极为重要,没有高学历人才储备,就没有发展后劲,也就不可能有创新的产品。上个世纪,我们就经常讲:要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开发一代,要超前三步才能领先市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才储备。而很多企业满足于生产的现状,不考虑产品所处的周期阶段,没有研发部门和研发队伍,不思长远。
记者:您说的这种人才的短视行为普遍吗?
夏学銮:相当普遍。现在,社会中的人越来越短视,越来越浮躁,越来越重视低成本化。现在很多企业谋求利益最大化,不是从创收上找办法,而是通过降低劳动力的使用价格来实现。
记者:它是不是导致了我们的就业市场不再重视高学历人才了?
夏学銮:应该是出现了这种新的趋势。过去,我们的就业市场是高学历化,但没有持续多久。现在,就业市场又出现了低学历化的趋势。有很多的用人单位不看学历,只看你有没有经验,人才消费模式已经完全变成经验型。实际上,这是一种“日本道路”(日本模式)。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模式,它是一种研究型模式。很多国际大企业之所以成功,和他们的人才储备和研发人才多是分不开的,他们有专门的“researchanddevel-opment”部门,也叫“R&D”。企业每年都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而在国内目前很多企业,没有这样的部门,很多大学毕业生自然也进不了这样的部门。我们的企业、市场还没有开发出这样一个可以容纳这些人才的部门。如果有,我们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就会有一个广阔的就业市场,也就不会大批出现所谓的“啃老族”了。
记者:这是一个原因。教育上也有问题吧。
夏学銮: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教育和市场对接出现了问题。
记者:现在社会和媒体对待“啃老族”这个现象基本上是持批评态度的,您的观点似乎是指出更多的原因出在社会身上。
夏学銮:以前,我对这个问题也是持批评态度的,现在我多是站在一种宏观的角度来看它。我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它是整个社会造成的。其一是企业,企业的人才消费短视行为。其二就是教育与市场的不接轨。第三才是个人方面。他们本身也有一定的问题。比如心理上脆弱,适应能力也不强。很多人到就业市场上找工作碰了几次壁,就心灰意冷,挫折感很强。他们都是城市独生子女,对于如何在社会上生存、立足,他们基本上毫无经验。一直以来学校生活又相对隔绝,一旦踏入社会遇到困难,他们就会有一种退缩和萎缩的情绪,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通过他们的再次就业和个人创业和团体创业,他们会逐渐走出“啃老”的状态。
当然,他们的出现也对我们的独生子女政策和家庭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我们应该改善家庭教育模式,增强挫折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啃老族”这个字眼被有些媒体大肆渲染并加以批评,其实,我们对这个词语的使用应该慎重。啃多久算“啃老族”?一个月,一年,还是三年,这个很难界定。因此,“啃老族”作为一种定义是模糊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下子就给他们贴上个“啃老族”的标签,对于激发他们积极走向就业市场是不利的。这在社会学上是一种“标定”,一种“消极的标定”。这种标定的后果对他们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们只是暂时找不到工作,只是一种无奈的过渡,不要轻易的给他们贴个标签,贴上了还能再撕下来吗?按照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原理,这种标定会变成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记者:“自我实现的预言”。您能仔细说说吗?
夏学銮:自我实现的预言,简称自证预言,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它指的是个人有一个将要发生什么情况的信念,因而使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也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一种期待,他就会把这个信念当成真实的,从而朝着这个方向去准备或努力。最终,他的行动使信念变成了现实,实现了预言。简而言之,人们预先主动建立起的期待,倾向于调动和这种期待相一致的知觉方式和行为方式。这种“标定”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效果大不一样。积极的“标定”会变成积极的预言,消极的“标定”会变成消极的预言:好,你说我“啃老”我就“啃老”了,破罐子破摔了。正确的导向应该是鼓励年轻人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其实,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啃老”不是主动的选择,而是一种无奈的过渡。对他们,需要更多的是理解,而不是简单的指责。理解要大于指责。
记者:那么,针对目前的人才消费短视,您有什么建议?
夏学銮:企业要抛弃人才的短视行为,重视人才的战略储备。如果企业和整个社会都有高度的人才储备观念,认真地储备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成真。国家应该增加以学历为基础的人才岗位,并制度化。同时,鼓励大学毕业生在社区就业,或先到社区企业工作积累经验再转向其他工作岗位。